应用型本科模式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   作者:李翠翠1 张泉2 李杰1
[导读] 现代社会对于食品分析检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李翠翠1 张泉2 李杰1
        1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康养与食品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2南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食品分析检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作为培养食品分析检测人才的主要阵地,就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模式等进行转变,通过信息化技术、理论与实验课程协同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中主要研究了高校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模式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食品分析”课程是很多高等院校都有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也都有开设此门课程,而在应用型本科模式之下,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学重点内容,“食品分析”专业的特点决定此门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是要将技能培养作为主要目的,而只有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性的高素质食品分析专业人才。近年来,政府对于食品企业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化、标准化,而各个食品企业对于检测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高校一定要确保食品分析检测人才的质量,对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1]。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
        “食品分析”课程当中涵盖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其包含了几乎所有食品分析领域的检测内容。近年来,我国每3-4年会更新一次食品相关检测标准和技术,食品检测的技术更新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需要进行检测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化。但是因为编写教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导致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滞后,这也造成了大多数高校的“食品分析”教材内容会和企业的实际生产存在脱节现象。比如说现阶段很多教材中的标准方法依然沿用的是之前的国家标准,虽然这些标准已经被部分废止,但是因为教材无法及时的收录新国标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符合生产实践,这实际也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
        这几年我国食品行业的装备水平普遍得到了显著提升,仪器分析方法也逐渐的代替了以往传统的理化检测方法,但就现阶段而言,食品分析教材中的侧重点还是理化检测方面的知识,一些高校在开设“食品分析”课程之前都已经开设了 “生物化学”或“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之后在食品分析课程当中又会重复对这些内容进行讲授,但是并没有将仪器检测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导致后几章课程并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导致学生走入社会从事相关行业之后自身发展受到影响。所以高校一定要对原有的授课内容进行优化,确保内容之间的衔接性,比如说在“食品维生素分析”和“食品添加剂测定”这两部分内容当中就会有一定的重合,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将重点放在定量检测、液相色谱法前处理和定性上面,可将两者检测方法归并在一起进行讲述。教师通过将类似的课程内容进行组合,使学生能够对相应检测知识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可留有一定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互动和思考[2]。
二、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的网络课程平台,网络平台当中教学的章节课时分配以及重难点等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网络平台在实验和理论教学时存在着进度不匹配的问题,课堂教学缺乏实际样品、耗材仪器,在理论知识讲解时缺乏一定的立体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起来也存在较大难度,虽然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此外,关于此门课程的辅助教学网络APP种类是非常多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教育学,而是要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学平台当中要有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进度,为教育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但现阶段应用的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符合实际教学,导致教学进度和效率不能达到预期,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改革。
        教师要对网络平台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凝练,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完成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在慕课平台上选取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在完成之后将其提交到慕课平台上并进行判读,这样也便于教师进行统计。相对于以往的作业形式来讲线上作业具有效率高的优势,通过信息化平台可实现作业布置和线上练习,在第二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就部分习题内容进行问答,学生进行回答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此种方法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能够调动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实训或实验课程中,教师可将仪器操作、样品前处理、检测过程等视频记录下来,并将其上传到慕课平台上,久而久之,慕课平台上就能够有更多的课程资源,而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三、根据学生人数选择教学方法
        “食品分析”这门课程当中会涉及到食品化学、仪器分析、基础化学等大量的专业知识,此门课程的系统性是非常强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要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来讲如果班级人数在40人左右,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把控学生学习情况,就能很好地开展教学互动;但如果合班授课时班级的人数就会高达80个人左右,这时教师就无法及时通过随堂提问等方式监督学生学习,也很难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加上一些学生自身生物和化学基础较弱,所以教师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述相关的基础知识[3]。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人数教学。当人数较多时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以此来保证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实验课程当中可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意穿插进去,也可将基础化学、生物习题、常用食品分析计算方法等布置到作业当中,使学生能够对检测目标物定量及相关定性问题更好的进行掌握。
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食品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行业,关乎着我国的民生,而高校是培养食品分析专业人才的主阵地,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食品专业人才,高校就要注重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的协同性,对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克服本专业学生只会实验操作,但检验分析研发能力弱的问题。
        在开展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时也要同时开设实验课程,因不同区域的食品产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食品分析理论课程教学当中可以选择一些例如香蕉、色素辣椒、哈密瓜等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作为分析检测对象;此外,还要在调研基础上整合理论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修订配套的实验课程项目内容,通过对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调整,使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食品分析综合型人才。
结束语
        食品行业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类行业当中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一个行业,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食品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行业对于食品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分析”课程作为食品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决定了本专业人才的质量,因此高校一定要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程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为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食品分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秀兰,王薇,唐仁勇,等.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 《食品分析及实验》课程改革研究[J]. 广州化工,2018,46(14):119-121.
[2] 吴江超,任小娜,美合热阿依?木太力甫. 应用型本科模式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2021(1):91-92,95.
[3] 吴江超,美合热阿依·木太力甫,任小娜. 应用型本科《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喀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J]. 食品工程,2021(1):11-1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