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的地域性选择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6月   作者:张旭
[导读] 经典“现代主义”的出现最重要的一点贡献就是建筑空间概念的回归把空间作为建筑设计的根本极大地解放了建筑师的设计思路。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旭  400015

摘要:经典“现代主义”的出现最重要的一点贡献就是建筑空间概念的回归把空间作为建筑设计的根本极大地解放了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但是“空间”的概念是没有地域性的,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则是丰富多彩的,以一种无地域性的理念来指导的设计必然也是无地域性的,“建构”概念的重点不仅是结构、构造、营造甚至节点细部等技术因素,更是其对于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与剖析。
关键词:建构  材料  构造方式  细节
        1、建构的概念
        建构“Tectonic”一词最早作为建筑术语出现是在19世纪,真正在建筑界得到广泛的重视则是最近一百多年来的事。以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教授的重要论著《建构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为标志,“建构”开始成为当今建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现今在建筑界内提出“建构”的概念有着现实的社会背景,那就是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地域“场所”形式正在日渐消失,世界各地的建筑正在走向趋同化,不同国家的都市之间的差异性日渐减少。怀着这种担忧,弗兰普顿提出了以“批判地域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抵抗建筑学”,提倡在关注地方情景的前提下使用现代材料。
        2、建构的内核
        建构学认为建筑等于建造的材料、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总和。它始终并最终关心建造,讨论建造如何构成建筑的意义,而不是建造在建筑中的意义。建构理论所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建筑师工作传统的延续。更确切地说,被排斥在正统建筑学之外的传统聚落民居正是以这种思考方式成就了其丰富而稳定延续的历史。从建构理论的视角,我们看到传统地域建筑不再限于照片的单薄,而是凭借其丰富的材料及构造、直接而坦率的表达、迂回而生动的细部制作给了我们更多思考。
“建构”一般而言,是通过对组成建筑自身的材料、构造和结构形态的关系表达来传递建筑的美和情感,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a建构是符合规则和使用要求的连接技艺,b必须达到参与建造各元素的清晰关系,c不仅仅是必需的物质活动,而是具有审美的、逻辑性的、诗意的活动。建构是基于建筑本体的一个综合概念,当我们说“关注建构”时,并不简单是指关注材料、构造和结构形式的组合,它还承担揭示更深层次含义的使命。
        3、地域性建筑的建构思考
        3.1材料
        建筑师用来表现建筑的载体就是材料。每一种材料具有其特有的一系列物理特性,如可腐蚀性,柔韧性,脆性等。掌握材料的物理属性,是人类实施建造活动的基本。物理属性对应的是材料“应该怎样”,但是感官世界的材料不是物理世界材料的衍生物。感官世界的主体是人。感官世界对材料的描述为:颜色,肌理,透明性,反射性,弹性,亮度,质感,体积感,重量感,甚至温度,气味等。这些属性无法定量,它们是根据材料的物理属性,结合材料相互之间的组织形态,观察者所处环境以及自身经验综合发生作用。
地域建筑对于材料的把握是物理世界和感观世界的平衡,被选择作为建筑材料的就很多,其中尤以竹,木,土,石,草,藤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等人工材料为最主要,地域性建筑中有很多是纯竹、纯木、纯土构成的,也有很多是由多种材料混合构成的。


各种材料须根据其不同力学性质以合理的受力状态被使用在不同构件中,但这仅仅是结果呈现的一种表象,在人们的经验中常常混合了感观的判断‘
        3.2构造方式
        如果建筑师的设计仅仅停留在“房子”的阶段,那构造的意义也仅仅停留在功能需要的层次上了。但是如果建筑师希望他的设计更加富有内涵,更经得起近处的欣赏,那么对于构造细部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选择不同的材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即使只使用一种材料,假以不同的构造处理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地域性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对于同种材料的不同使用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例如我国西南传统建筑中的砖砌筑方式,在现代建筑中同样可以很好地利用,首先在红色页岩砖的基础上突出墙体与楼板的关系,其次在构造模板上也可以出现丰富多彩的形式,如空心砖,普通转,方砖等,再次同样的模数也可以寻找到砌筑地域性的表达,如在某特色商业街的的砖石构造中使用了当地建筑中常见的窗花式镂空,横竖契合,重复叠加,局部加厚预留装饰等构造方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立面变化。
        3.3细部
        材料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对制作细部的专注,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也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存在。现代技术只保留了细部上具有技术功能的意义,其他丰富多彩的意义和价值被过滤掉了。传统乡土建筑是基于此现状的批判,丰富多彩的材料以及建造者对其创造性的运用具有表达文化意义的作用,单纯的对技术的崇拜不能实现有意义的细部。
        这里的细部不仅是小的、有形的、具体的比例尺度上的定义。建构理论认为,建筑作为连接的艺术,细部应该作为发动和意义。因此建筑能够协调最不一般和最困难的或者由于某一文化而造成的混乱环境。建筑是由细部的解决、代换和设计所形成的一一这个概念一直在建筑师的头脑中潜隐着。细部的艺术是建筑各种材质、各个元素、各项成分和各个部分在功能和美学上的结合。这些细部节点从物质化的、到非物质化的、甚至可以是一个空间的体现;它处理的对象可以是材料、构件、形体、空间与空间之间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图3-2、图3-3)
        在今天,可以存在更有作为的“创造与发明”以及与之对应的细部制作。新的工业化状况使得传统手工艺与机器工业产生结合的可能性:一方面,今天的工业化已不再是令人忧虑的趋同的元凶,转而帮助实现多样化。同时,从一幢建筑的规模和投资看,若存在一系列仅仅针对该建筑而设计并生产的构件,或是对成熟施工方法稍加改造,这在经济上完全允许;由一个巧妙的构思、一个特指而好的构造细部最终带动的建筑结果所需的花费往往并不高于整幢建筑挂上昂贵的石材。另一方面,工业化减少手工艺的偶然性,制约手工艺多样化的程度,这是基于当前工业化的基本规模以及建造周期的要求,一幢建筑中“创造发明”的种类相对减少并成规模以利于工业化的复制。当前的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建筑开始趋于大同,我们更不能忽视传统建筑构造元素对我们的贡献,从传统建筑的木构方式到材料与砌筑方式都应该得到继承与发扬,只有传承了其特有的建构方式,建筑才能够扎根于那片土地之上,只有不断地发掘建筑地域性的材料、构造方式、细节,我们才能够拥有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创造出适应地方,融入地方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美)寿尼斯·弗兰普敦,建构文化研究,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冯金龙,张雷,丁沃沃著,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志斌,建构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初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论文,2008.
【5】徐亚庆,砌的意义,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论文,2010.
【6】周洁,建构:作为一种选择,建筑学报,200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