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桩位偏斜处理方案及预防措施 陈春松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4期2月下   作者:陈春松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这就对桩基础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因为众多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推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身份证号码:460103****01291811  陈春松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这就对桩基础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因为众多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推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处理
前言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因为受到质量管理水平、施工人员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若是未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使得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受到影响。基于此,围绕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管桩顶端出现位移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时常会发生位移现象,主要指桩体结构出现整体上升的情况,或者其顶端沿水平方向发生偏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所组成,(1)在桩基施工之前,放线、测量不够准确;(2)在放线之后,因为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偏差。另外,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如果管桩的布设比较密集,那么在沉桩施工中就会产生空隙压力,这样一来,就会使其周边的邻桩偏向一侧,再加上地基土体受到挤压上隆,就会导致施工管桩出现位移的情况。
        1.2单桩承载力不足
        对于施工中的单桩承载力,其是根据项目的设计而进行确定的,如果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那么就会对桩基础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通常而言,之所以会存在单桩承载力不足的这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施工前期的勘查工作以及测量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所以就很难确保施工地基的承载力,能够保证土体的性质或者构造等数据的准确性。(2)尽管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深度符合要求,然而管桩的底端不符合要求,没有沉入地基的持力层。(3)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出现了桩身倾斜或者断裂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单桩的承载力有所降低。
        1.3桩身倾斜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桩身倾斜的问题较为常见,之所会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存在问题,桩体顶端结构有变形情况;(2)受到桩间距离的影响,地基土地存在着挤土现象,从而将桩身挤压到一侧;(3)没有确保桩锤、桩帽的中心线一致,进而在施打管桩之时,出现了锤心偏移的情况。
        1.4桩身断裂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桩身断裂的现象较为常见。在打桩过程中,因为桩身沉入到地基土体的内部,很难发现桩身是否损坏,所以主要是在完工之后去进行质量检测。而该现象的发生,主要是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与项目设计要求不符,如,水泥、细砂等原材料,这样就导致桩身结构的局部强度存在不足,那么在打桩过程中,桩身的薄弱部位就很难承受桩锤的冲击力,进而出现桩身断裂的现象。另外,如果预应力管桩的尺寸没有根据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制作,就会使得管桩纵轴线与桩尖出现偏离。这样一来,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受锤冲击进而出现弯曲,当这种弯曲所产生的应力超出了桩体的强度,那么就会导致桩身的断裂。
        1.5管桩顶端出现碎裂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桩体结构的顶端部位出现了碎裂的情况,那么有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选用了一些功率或者规格不相匹配的施工机具;也有可能是因为桩锤的设计落距过大,这样就导致管桩顶端的混凝土结构所受到的冲击超出了设计的要求。而当施打力度超出了材料的强度之后,就会发生碎裂的现象。除此之外,如果管桩顶端与桩锤相接触的平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存在着局部强度不足的情况,那么在进行沉桩施工之时,也会导致桩顶碎裂的情况发生。



        2、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处理策略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上文所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禁止施工企业私自进行应对处理,而是要将质量缺陷的具体部位或者规模等数据报于监理机构、业主部门等,然后再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组织在一起,来制定可行性方案,最后再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书。现如今,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补送结合技术。如果打入桩采用的是分节连接、逐根沉入的方法时,那么接桩有可能会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这一情况,此时,施工单位可以采用补送结合法。
        (2)对桩型参数进行修改。该处理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改变桩位;第二,改变桩入土的深度;第三,改变沉桩的设备。
        (3)补桩技术。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若所设计的桩距较小,那么可以先通过机械操作开设成孔,接下来再进行植桩处理,再采取常规的技术方法来实施沉桩。
        (4)重视对两截桩接头的加固处理。在对两截桩接头进行加固处理时,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加固方案,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取出芯内填土;第二,下放钢筋;第三,使用何种材料进行加固等,并且还需要制作出加固处理的相关示意图。以方案为依据来进行加固处理,然后采用成孔施工的方法,并对工程的气压力、旋转速度、水流量等技术参数来进行设计。接下来再使用反循环清孔排浆的方法,排除管桩中的浆。此后,施工人员再进行成桩施工,当完成两截桩的清孔后,再来进行焊接处理,并且下放钢筋,以便对两截桩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
        (5)实现对预应力管桩的动态管理。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占据了一部分的原因。为此,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要实现对工程的动态管理,一来要依托施工单位的日常管理方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动态管理;二来需要施工单位重视对工程的监督管理,要加强管理力度,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与专业培训,尽可能的将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6)纠偏补强设计
        对于倾斜度不是非常大的预应力管桩,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采用纠偏后灌芯补强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可靠。其主要施工程序如下:第一,施工单位需要对纠桩的顺序进行确定,对其进行现场布置。第二,对小型地质钻机进行有效的利用,用气来打设若干应力释放孔,深度可以控制在管桩裂缝位置一米处。第三,安装反力支点,架设施力工具,对桩内的裂缝变化进行观测,并对施力的速率进行控制。至于反力点,则可以依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来进行确定,但是要尽可能的防止使用工程桩来作为反力点。第四,排出泥浆,对残土进行清理。必要之时,可以用砂和砂石来将扶正之后的孔隙填满,桩间浇注混凝土。第五,对小型地质钻机进行有效的利用,用其钻通桩内积土,并对桩孔进行清洗。第六,对桩内的积水进行抽排。第七,对管桩实际断裂的位置进行复核,从而对钢筋笼的长度进行确定。第八,及时下放钢筋笼,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荡捣实,切实做好桩内补强工作。第九,在补强后二十四小时之后,对施工的水平力进行撤除,然后对桩位的反弹量进行观测。第十,对于纠偏后的桩,施工人员需要填好纠偏记录,并且要进行现场验收。
        结语
        综上,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如管桩顶端出现位移;单桩承载力不足;管桩顶端出现碎裂等等,这些质量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本文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策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期给业内同仁提供借鉴参考,其中如有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 陈照亮.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处理[J].价值工程,2017,(25):121-122.
[2]张小振.浅析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3]万年华.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3,(04):4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