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提高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4期2月下   作者:李俊丽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建筑材料问题受到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备受业内关注。

菏泽市建筑技工学校 李俊丽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建筑材料问题受到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备受业内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材检测实验室主要安全问题。在探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于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实验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开始着重人才的质量培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也开始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各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规化手段。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教育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其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材料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装备制造领域从事材料改性工艺设计、材料质量评价、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融会贯通,促进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际教学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热情普遍不高,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使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针对提高学生实验兴趣,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材料专业人才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对现行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
        1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教师层面,主要有“重教学,轻科研”“虽科研,难育人”两种不利局面。而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收获的经验非常有限,教书育人和科研很难联系到一起;另一方面,目前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目标主要为了满足获取项目、职称评审等个人需要,而不是带领学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科研任务全部或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到科研项目之中或只是完成辅助性工作,通过科研来达到育人的效果不够理想。在学生层面,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根基还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自身科研态度和科研水平两个方面。从对待科研的态度来看,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不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在学校主要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参与科研工作则可有可无,甚至部分学生体现出对科研不感兴趣;当接到科研任务时,部分学生也会存在敷衍了事、不愿意思考,科研精神和科研目标不够持续和明确,对待科研工作的进取心不足。从具体参与的科研工作来看,专利申请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活动,而学生主要从事基础性的科研活动,例如收集数据、制作与发放问卷、整理资料等。因此,学生自身的水平基础,也限制了其参与到科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学校层面,目前在人才培养思路和科研评价机制方面还存在明显滞后。包括人才培养思路上重视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而忽视创新素质塑造,评价机制上科研水平的评价和育人效果好坏之间存在脱钩或联系较弱。



        2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普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即讲授式教学,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没有进行过多的实验与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缺乏,其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并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了感性教育,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及审美也逐渐改变,课上教学只能进行理论知识概述,缺少了实践学生就无法对生活中的建筑材料进行深入理解,为此课程教学效果很难提升,学生未来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也无法真正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部分学校仍然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与基础设施,同时也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检测实验室,实验教学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及实验安全性普遍进行演示实验,且课上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为此实验教学的效果流于表面。
        3提高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3.1实验理论知识的巩固
        由于材料专业知识涉及到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这种抽象化的专业知识,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虽然已经学习,但调研发现,学生普遍未能真正掌握,只停留在浅显的认识阶段,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进一步实现专业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但在专业理论知识未牢固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相关专业实验,必然会显著降低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牢固地掌握抽象化的专业知识,我们在实验课前使用微课教学,增加实验理论知识巩固的环节,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完成该环节。为了使实验理论知识巩固的环节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衔接,针对实验理论知识巩固的微课视频中都提出与具体实验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解答,使学生带着疑问、探讨、求知的学习态度进行实验。这种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持续专业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
        3.2以整合教学内容来提升有效性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与学生就业方向及具体岗位紧密相关,将课程重点放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用与检测之上,从而确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实验教学应当以帮助学生认识材料为基础教育目标,通过建筑材料展示、多媒体演示以及对检测中心及施工工地的参观来帮助学生区分常用建筑材料及其性点,进而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材料的科学方法,再结合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特点与性能,进而扩展到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教师应当借助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材料的合格性、填写项目实验报告以及材料检验单,最后以验收材料的科学方法为补充性内容,即通过实验明确建筑材料验收的指标及规定验收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师应当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内容进行分解,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进行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并从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功能材料及装饰材料等方面来重新设计实验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进而通过知识结构的重建使原本的课程内容更具逻辑性与有效性。
        结语
        对于《建筑材料》这类“理论+试验”型课程,学校和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和校企合作教学四个角度入手,将科研育人多层次、广角度、全方面地融入课程之中,一方面使学生学好和掌握这门课程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水平,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精神动力,可成为日后工作学习的能量源泉。除了将科研育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还需在科研育人的外部机制体系建设、激励措施引导、创新文化培育上进一步持续发力,使科研育人工作不断推进并发挥影响力,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共生。
参考文献
[1]熊磊.“教学做”一体化在《建筑材料与检测》中的运用[J].地产,2019(13):156.
[2]王海燕,康利平.关于材料学专业实验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