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4期2月下   作者:保磊
[导读]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表现,是沟通人类与历史的桥梁。如果丧失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其中记录的历史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人类丧失了文化传统,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特性。

青海省博物馆  保磊

【摘要】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表现,是沟通人类与历史的桥梁。如果丧失了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其中记录的历史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人类丧失了文化传统,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特性。同时,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在日常工作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我国留存至今的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形象地记载着我国历史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些不可移动文物遍布于我国各地,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艺术和文化特色,它们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和保护主体独立性不强
        《文物保护法》办法规定:“发现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地下文物遗存和古文化遗址后,该遗存或者遗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实行就地保护,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为经过核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对象,因此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和保护环节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文物的认定主体主要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然而在现行制度下,地方文物行政部门直接隶属于同级地方政府,在人力资源构成和资金来源上也依附于地方政府财政和人员配置,在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开发建设发生冲突时,由地方政府根据地方需要统筹管理。
        (二)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和保护环节公民参与空间狭小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根据具体情况,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有关机构或者指定(聘请)专人负责管理。没有具体规定公民在认定和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中参与的权利,这使得文物认定行政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动力不足的弊端无法得到弥补。
        (三)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
        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登记公布,建立档案,制定并落实保护措施。只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文物认证比较模糊,文物认定标准的模糊限制了公民参与的空间甚至堵塞了公民参与的渠道。
        (四)不可移动文物修护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监理工作尚不完善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迁移工程,应当依法实行招标投标和工程监理。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应当按照相应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文物保护工程竣工后,工程应当组织验收。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探索
        (一)健全文物保护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才
        多次的文物普查及日常保护工作需求分析中指出,我国文物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是影响我国文物普查与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文物普查与保护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性质及薪资福利与现代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分歧严重,造成了多数家长不愿学生报考文物相关专业。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文物事业高素质人才培养,进而影响了文物普查及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宣传文物保护意识,分享文物保护成果
        文物是人类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这些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根据这些文物的特点、历史内涵,整合利用现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政府投入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
        (三)强化科技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作用,提高保护效果
        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科技含量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且,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缺乏标准化工作依据,往往造成了虽然保护目的强烈,但是实际保护工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的发生。目前在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工作中,还是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工作作风占主导,未来要更多的运用的科技手段,对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日常监管、修缮、重建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需求及技术应用制定相应的保护标准,促进文物保护目的的实现。
        (四)注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地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受我国地域经济差异因素影响,在欠发达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受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许多文物保护建筑并未受到应有保护,以经济建设为纲导致了很多不可移动文物遭到破坏。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应开拓思路、创新思想,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制定新的政府部门考核标准,不能只以经济发展为纲,而忽略文物保护。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应作统筹规划,和谐发展,以不可移动文物为载体发展旅游业等方式帮助经济增长,通过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实现二者科学发展。
        (五)探索相对独立的文物保护行政工作
        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属于文物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若要改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效果和效率,就要保证文物主管部门的行政能力不受影响,就要探索相对独立的文物行政工作。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不能一味的将文物保护的责任让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的服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而忽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文物保护整体利益格局中达到一种平衡,更好地保障不可移动文物的事业健康发展,使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一块真正闪光的金字招牌,在改善环境、展现城市品位、壮大第三产业、提高文明程度、营造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翠.安顺文物保护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12(02)
[2]刘真.西宁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3]罗屿.国宝中的5000年记忆[J].新世纪周刊.20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