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陈兴龙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陈兴龙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依据标准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若得不到修复,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还会使钢筋暴露在外面,进而引发生锈,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要引起重视,并采取完善的施工处理策略。

1301821989120**35   陈兴龙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依据标准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若得不到修复,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还会使钢筋暴露在外面,进而引发生锈,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要引起重视,并采取完善的施工处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其中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占比较大。作为决定建筑质量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对建筑物的功能、安全性、使用寿命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就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解决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概述
        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必不可少的工程结构,其主要建筑材料为水泥、砂石和水,根据混凝土结构自身在建筑工程中的性质,被划分为素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等不同的类型。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是从浇筑环节开始,最终工程质量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特征角度来讲,混凝土结构具备较强可塑性,其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调节结构的样式和设计,在模板的塑造下,混凝土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当然,混凝土结构也会在各种辅助材料的调节下形成不同的结构特征,在结构中添加钢筋等材料,能够促使结构的抗震性以及强度都增强,而如果在结构当中添加其他对应特性的材料,也会促使混凝土结构的某个特性随之增强。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设计工作的不合理
        所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都要先把设计工作完成,但是有许多建筑企业都不怎么重视这一阶段,而由于不重视,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相继降低,专业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工作态度不够严谨,以至于使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没有办法达到要求。大多数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太看重对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的调查,也没有很用心地选用建筑材料,选材不合理,进而选择的尺寸也就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混凝土结构就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出现的很多裂缝自然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的稳定性达不到要求。
        2.2混凝土材料质量因素
        骨料、水泥、外加剂等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在配置混凝土阶段,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是,当前很多工程中没有充分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配置工作,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受到质量因素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比如集料粒径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粗集料中的硫化物、土和有机质等会影响混凝土材料中集料和水泥的黏结性,如果没有合理控制集料质量,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导致发生施工裂缝。此外,混凝土材料中的活性碳酸盐和活性氧化硅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膨胀、开裂等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2.3环境因素
        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中,建筑混凝土中,环境因素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混凝土施工时,在具体建设时,环境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在刚成型的混凝土块中,最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发裂缝问题。同时,内部结构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若土块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导致裂缝问题,不仅对混凝土的使用年限造成影响,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3.1加强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
        我们的目的是使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大幅减少或杜绝裂缝出现,那么我们可以从改善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这点下手。比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选择中等强度和低等强度的混凝土材料,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减小;在实际建筑过程中,顶盖表面钢筋的数量增多也会使混凝土开裂可能性变大,因此,可以良好的改进设计计划,以减少裂缝的出现。
        3.2加强施工材料控制
        一方面,要加强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决定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图纸中需要标注好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同时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从源头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材料采购人员要加强市场调查,明确材料性能质量,并且由检验人员对到场的材料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材料入厂后,库管人员要明确各个材料特点,根据材料性质分类存放。另一方面,要合理试配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第一,要根据试配结果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在试配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强制式搅拌机配置混凝土材料,并且测试配置结果,明确其是否满足施工标准要求。相关试验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检验配置情况,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经过多次调整和检测确定最佳配置方案。第二,加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调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是水胶比和水泥混凝土强度曲线关系,利用二者曲线关系做好水泥混凝土用量调整,实现配合比方案的优化。
        3.3科学养护
        完成浇筑工作以后,还要使混凝土实现成型,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凝固以后,也能定期进行养护。通过对导致裂缝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若养护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在混凝土进行养护过程中,应确保达到强度要求,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终凝以后,就要进行养护工作,避免受到太阳的暴晒。可采用麻袋对其进行覆盖的形式,如果气温低于5℃时,则仅进行覆盖即可,若高于5℃时,覆盖以后,还要及时进行洒水处理,也可以直接进行洒水养护,但需确保其湿润性。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还要对养护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结合所处的环境,对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养护设备,为其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以控制由于温度过高而引发的裂缝,或者由于水分出现较多的流失而造成的裂缝。
        结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所以,须对于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水平,加大裂缝的处理,以更好地控制裂缝。从影响裂缝的因素入手,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9,5(2):55.
[2]梅辉,何云.基于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2):196–197.
[3]周学军.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破裂情况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