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中的低碳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刘波
[导读] 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目的在于为城市化空间增设绿色化点缀,并以此传播生态理念;低碳化设计初衷与之相符,如果盲目设计而忽视其生态性,显然有悖于风景园林的建设价值。因此,坚持低碳化原则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中黔腾建设有限公司   刘波  550025

摘要: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目的在于为城市化空间增设绿色化点缀,并以此传播生态理念;低碳化设计初衷与之相符,如果盲目设计而忽视其生态性,显然有悖于风景园林的建设价值。因此,坚持低碳化原则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设计
        落实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保障风景管理建设成果,满足预期工作目标。在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1]。
要结合风景管理绿化建设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保障城市低碳环保工作。开展风景管理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可解决环境污染等城市化建设问题,为城市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合理落实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可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性,也可推动人文建设工作,使园林成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建设管理阶段,要提高人文要求,营造人文化的城市氛围。
        1 风景园林低碳化设计原则
        1.1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园林景观建设所需要的建筑原材料就地取材,把现有的资源进行设计和整理形成风景景观,减少景观材料二次运输所带来的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性,实现节能减排。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材料本身的低碳环保性,尽量选择低消耗的新能源,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最大程度提高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和环保性。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求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能满足当代的需要,更要考虑到未来发展,使风景园林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现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并行,不会因受到人为损害而导致不可修复。因此,植物选择要尽可能多样化,确保风景园林具有自我恢复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学面貌,尽可能选择利用园林中原有的生态环境资源,避免大兴土木对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造成破坏。对于植物的选择,也应以地方的气候特征并结合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科学选择,否则不仅会因成本过高加剧经济负担,更不利于自然景观的成长与维护。
        2 风景园林低碳化设计方法
        2.1 地形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低碳化理念强调要尽量在设计中减少土木工程施工,因为大规模改造地形本身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并产生大量污染物质,更消耗了巨大的成本资源。因此,要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就近、就地取材,最大程度保留地形原有的地貌,以此为架构进行景观设计。而对于不便行人之处可适当增设人工建筑或栈道,以此还原风景园林的自然属性,带给人们以亲近自然之感。
        2.2 水体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水体空间价值体现在能够平衡区域温度和湿度,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水体设计的重点在于要避免其容易被污染,因此风景园林中要想将低碳化理念应用到水体设计当中,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保证水资源来源的纯净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根据水体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进行搭配,辅助水体资源的净化,采用简单、自然的设计方法,不可做过多不必要的修饰,避免水污染。
        2.3 植被设计
        科学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可适当选择一些固碳能力较高的植物,如柳树和槐树等,这类植物不仅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且自然属性较强无需进行太多的维护,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成本。尤其是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北方地区不能选择热带植物,南方地区则可尝试多元化的四季常青植物。对于空间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植物之间的特性而调整,避免植物景观占据过大的空间,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稳定性。



        3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新思路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关系到工程质量,要加强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考核培训,通过考核后才可上岗工作。选择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序落实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在培训技术人员时,不仅要保障施工质量,还要结合园林技术特点,综合培养技术人员的风景园林工程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因为风景园林工程较复杂,涉及较多学科的知识,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前要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引导每个施工人员明确施工重难点,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落实风景园林绿化建设,避免发生质量事故,高效完成风景园林工程[4]。
        3.2 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责任制,合理划分园林工程施工区域,形成不同的管理区域,明确分工,落实具体管理责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共同构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管控系统,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其次,企业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具体的工作理念,不断充实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制度。
        3.3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协调配合土建部门和绿化部门,完善整体施工工序,加强管控重点施工环节。在选择园林植物过程中,要保障选择的植物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要求,重点选择本地植物,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在种植植物前,要调查施工现场,根据工程要求开展风景园林绿化建设,通过施工放线工作,提高植物定点的科学性。如果整体施工范围较小,可以利用交汇法,如果施工范围比较大,可采取平板仪定点法。挖掘树穴的过程中,根据植物品种控制树穴的深度和宽度,紧密集合植物生产要求控制植物种植挖掘的规格,提高植物成活率[5]。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对施工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建设工作中要大量栽种植物,为了保障园林质量,在施工前要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施工目标合理利用施工工艺,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
        3.4 协调园林和自然环境
        在设计风景园林景观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各种植物,通过科学规划,优化植物观赏性。考虑植物色彩和叶丛类型,保障风景园林在每个季节的观赏性。分层搭配不同花期的植物,延长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科学利用各种植物资源,做到层次分明,突出风景园林绿化景观的特色。综合环境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种植适合园林环境的植被,采用对比衬托的设计理念,突出植物的颜色、形态等的观赏性,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性[6]。
        3.5 加强管理建筑材料和植物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是建设材料和植物,为了保障风景园林绿化建设质量,要加强管理建设材料和植物。首先,全面管理材料质量、价格和运输等方面,控制建设成本,优化管理材料运输和存储流程,把控整体建设进度。其次,加强管理植物挑选、购买及移栽过程,保障植物成活率,突出管理工作的价值。
        综上所述,低碳化设计理念的应用,是风景园林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当代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原则,切实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使风景园林兼具观赏性和自然性,为当代城市建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刘汉宇,张雯.基于海绵城市理论视域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路径探析[J].西部皮革,2020,42(14):19+21.
[2]肖冰,刘小冬.大学劳动教育基本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5):104-108.
[3]傅勤志.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路径探究[J].大众标准化,2019(18):88-89.
[4]余欢.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29+232.
[5]师卫华,季珏,张琰,赵鸣.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19,35(08):134-138.
[6]王洪成,杨宁.低碳发展与合作创新———天津低碳创意花园的建设与管理运营[J].中国园林,2018,34(S2):34-38.
[7]何小钎,王海波.试析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8(04):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