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赵晓晴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赵晓晴
[导读]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需根据地质勘察情况与灌注桩设计方案合理确定桩端后注浆技术参数,规范注浆管安装、清水劈裂、水泥浆液制作与注浆等工序,为建筑工程后续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305241992020***2X  赵晓晴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需根据地质勘察情况与灌注桩设计方案合理确定桩端后注浆技术参数,规范注浆管安装、清水劈裂、水泥浆液制作与注浆等工序,为建筑工程后续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施工材料量、工 作量、资金投入量,还能加快施工工程进度。灌注桩后 注浆施工技术操作简单,即便是新人也能较快掌握,且 实用性强,在建筑工程中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
        1注浆技术的分类
        1.1静压注浆法
        静压注浆法,其实质是在压力作用下或通过电化学原理将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裂缝区域。经过一段时间,水和空气从土颗粒间或岩石裂缝中被挤压出来,形成泥脉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冷凝物,使土中孔隙减小,压缩模量增大。泥浆凝结并充满孔隙或裂缝,最初松散的土壤颗粒被固结形成具有高结构强度和良好防渗性能的整体。
        1.2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化学注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水切割技术来实现注浆作业的方法。待钻机成孔到一定深度后,运用高压注浆流体设备,用一个特定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射向周围的土体,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并掺入化学浆液,形成注浆体,加强了地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加固效果显著。该注浆方法便于控制操作且不影响上层的建筑结构。
        1.3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的结合,是一种结合时间序列的综合注浆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形成桩体,然后采用静压注浆来提高注浆的效果。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注浆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加固能力和效果较好。当施工现场在砂砾层、粉砂层、黏土层等层上时,可采用复合注浆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岩溶土洞。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2.1应用范围广泛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还具有普适性特点,对施工环境没有严格要求。如施工所在区域的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较差时可使用该技术进行处理。
        2.2承载能力较强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在桩基边和缝隙处灌注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凝固,桩基与缝隙处连接,施工中产生的泥皮、沉渣都在混凝土浆液中凝固,以此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当注浆施工完成后,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
        2.3降低施工成本
        在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可使用声波透射技术检测成桩质量,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所提高,且桩基的承载力提高,沉降量降低。
        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桩端后注浆技术类型
        桩端后注浆技术类型较多,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



        3.1.1注浆工艺
         (1)封闭式注浆。注浆浆液利用率高,注浆范围容易控制,但是工艺复杂、成本高。(2)开放式注浆。浆液流向不易控制,但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3.1.2注浆部位
        (1)桩端注浆。在我国应用广泛,可增强桩端土体承载性能、固化泥皮,增强桩侧土体性能。(2)桩侧注浆。分为直管法、环管法,多用于黄土地区桩端桩侧。(3)联合注浆。在我国应用较少,工艺复杂,可有效增大桩端、桩侧阻力。
        3.1.3注浆管埋设方式
        (1)预埋管注浆法。注浆装置安装于钢筋笼上。(2)钻孔埋管注浆法。分为桩身中心钻孔、桩外侧钻孔,多用于桩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桩基事故处理的情况。
        3.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2.1注浆管制作与安装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管的应用非常重要,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注浆施工效率。注浆管材料选择以镀锌管、无缝焊为宜,注浆管直径控制应在26~31cm,具体视工程实际情况来定。出浆孔以梅花状为常见布置形式,完成注浆孔设置后,用胶带、塑料等进行缠裹,并使用铁丝缠绕,防止出现漏浆,以免影响注浆施工的正常进行。严格按照图纸安装注浆管,注浆管数量、位置要精确,焊接牢固,做好注浆管对接情况检查工作,确保注浆管与套管密封良好。注浆管安装时,注浆管低端需穿过钢筋笼底部20cm以上,同时顶端也要超过地面20~30cm,用胶带封闭孔口。
        3.2.2清水劈裂
        成桩后8~10h内要进行清水劈裂操作,若压力表显示压力骤降,表示清水灌入注浆管成功,可停止注水。通过清水劈裂操作,可以检查注浆管路是否畅通、单向阀门是否正常。此项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以切实保证注浆管的良好运行。
        3.2.3注浆工艺
        注浆工艺主要包括注浆管布置、注浆材料选择以及注浆控制等方面。注浆控制内容包括注浆顺序、注浆量、注浆压力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时,应科学配置水泥浆料,不同项目对注浆材料的需求不同,需参考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严格控制单次注浆时间,不宜超过5h,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注浆效果;不同注浆方法施工要点有所不同,例如,采用桩底注浆方法时,需要在一定深度土层设出浆口,确保出浆顺利,水泥浆与底部沉渣成分结合,获得良好的加固效果;采用桩侧注浆方法时,宜在砂土层设出浆口;注浆时,应坚持逐排、逐孔注浆,遵循自上而下的注浆顺序,注满一环再进行下一环的注浆,不得漏注、少注。注浆结束后,需及时将注浆管两侧堵住,以获得最佳注浆效果。
        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日趋成熟,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该技术,不局限于固有的技术操作方式,而是要走创新道路并予以完善,以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广元.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9,35(4):115-116.
[2]谢兆威.略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8):1-2.
[3]王德兵.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5):85.
[4]陶雷.探析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1716.
[5]莫孟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剖析[J].环球市场,2018(3):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