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 郭彬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郭彬
[导读] 电子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就需要在电子工程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研发,使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革新、不断突破。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智能控制工程在电子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1302021977022***12  郭彬

摘要:电子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就需要在电子工程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研发,使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革新、不断突破。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智能控制工程在电子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控制工程;电子工程;应用
        引言
        业自动化生产线需要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角度来说,应用到的机器人系统很多,如ABBRIB-4600型机器人等。为了保证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机器人及PLC的集成控制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生产线集成控制内容进行研究,避免出现更多新问题。
        1智能控制工程和电子工程概述
        1.1智能控制工程
        智能控制技术包含神经网络学、电子信息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内容。在机械电子工程中,智能控制技术融入了各类工程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生物学模仿人类的大脑和肢体功能,搭配先进的控制电子设备,可以顺利实现更加多元、智能化的操控,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性。智能控制技术一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前期的技术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后来主要被应用到军事领域,直到21世纪才进一步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智能化控制技术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1.2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的发展基础是机械工程,集合了计算机、机械和电子等学科技术。传统的电子生产由人工控制,生产效率不高,且容易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而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但影响效率还可能会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为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工程中转变传统电子生产模式,利用电子工程实现传统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加深电子、机械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在实际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电子工程结合机械理论、电子工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完善产品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促使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需要。
        2电子工程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
        2.1机器人结构设计
        2.1升降结构设计
        实际机器人升降结构设计操作执行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升降结构的重要性,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的运动都是沿着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这也是确保不同生产线任务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机器人还需要具备精准度较高的定位功能,这也是进行紧密加工的基础条件。从升降结构的运动情况来看,辅助其顺利完成垂直运动的结构包括气压缸、活塞缸、活塞等。在气缸位于被放置的状态时,形式上以竖直形式为主,工作人员可以将气缸端固定在机器人手臂上,以确保机器手臂可以根据指令顺利完成提升或下降的操作。而且在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其带动活塞及活塞杆进行带动,而且在驱动装置设计上,机器人自身也能实现工件的加工和装配。
        2.2手抓结构设计
        实际机器人结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手抓结构的设计工作,这也是机器人顺利完成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保障。手抓结构在工作期间,主要任务是执行松开和抓紧两个指令,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借助换向阀来完成。在系统开始工作之后,压缩空气会借助杆直接推送到系统当中,最后进入到储气罐之中,并通过换向阀作用,进入到两个夹持气缸右腔之中,保证活塞杆能够向左移动,实现重物夹紧操作。在系统下达松开指令时,此时系统内积聚的气体也会通过换向阀排放到外界,顺利完成工件松开操作。抓紧和松开力度,也会通过气体积聚量来完成,确保被抓取件的完整性。



        2.3PLC生产线集成控制系统设计
        2.3.1控制系统原理
        实际工业化自动生产线机器人和PLC系统生产线控制设计时,核心控制器为PLC,实际PLC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操作面板内容进行优化,使其可以全面展示系统各部位目前的工作状态。借助系统进行统筹控制时,利用传感器反馈数据来评估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对于异常数据对应内容进行及时处理,让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之下,维护油压机以及自动上料装置等的合理控制。
        2.3.2系统硬件设计
        实际系统硬件设计工作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I/O点数进行合理化确认,强化各类按钮内容的合规性,具体应用中,各个按钮功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基于以往经验,具体分类如下:①自动上料装置检测;②机器人准备工作和放料工作开展;③油压机准备完善、油压机工作完成;④机器人准备完成、机器人放料完成;⑤油压机准备和工作完成;⑥机器人准备和放料工作完成;第⑦油压机物料检测工作完成。在7个输出控制按钮操作过程中,各个按钮功能也存在明显不同性,如自动上料装置运行、机器人运行、油压机运行等。对于PLC硬件通信连接来说,PLC本身具备以太网通信模块,在实际应用时,能够与PC实现直接连接,通过PC上的STEP7进行相关设计之后,便可以将最佳通信效果展示出来。
        3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策略
        3.1创新产品结构
        当下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也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能够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精神,实现创新。要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共同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电子工程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需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生存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可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其进行双重奖励。电子工程企业需要以国家战略布局作为重要发展依据,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需要积极转变思想理念,明确自主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学习其他国家和企业的先进发展经验,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结构布局,提升电子工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度,扩大电子工程技术应用规模,为电子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内部、外部环境。
        3.2培育专业化人才
        在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人才之间的竞争,电子工程要想取得发展突破,也需要将重心放在人才培训上,这是影响其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国家政策作为重要战略发展支持,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在人才培训方面的资源投入力度。各大高校是为社会不断输送人才的摇篮,要想提升人才质量,就需要从高校教育做起,社会企业需要加强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把握市场发展规律,明确市场需求,让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精确定位电子工程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目前,基于从业自动化生产线对机器人与PLC集成控制系统研究,可以对强化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实际机器人和PLC控制系统应用上也能够能看出,需要对自动化生产工序有一个全方位了解,明确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重要作用所在,便于PLC控制系统对其进行精准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建兰.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构成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2):149-150+154.
[2]和瑞林,刘吉辉,苗金钟.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成及技术特点[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2(05):10-13.
[3]廖启雁.自动化上下料机器人生产线控制优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85-86.
[4]陈立新.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10):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