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小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李小叶
[导读] 工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牺牲了不少绿水青山。现如今人们终于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李小叶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工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牺牲了不少绿水青山。现如今人们终于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在众多环境污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水污染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一旦大面积发生水污染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水资源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水资源的污染不仅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引起对水污染问题的足够重视,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工程建造等手段引导大家更好的处理水资源问题。本文以当前水污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的水污染治理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工程;防治对策
        引言
        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水污染。如果不引起重视使得污染的水通过水循环进入到地下水,不仅会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健康,还会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根据全国工业污染事故统计数据得知,废水污染水环境占据总污染事故的56%以上。此外相较于空气污染等,水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污染很容易扩散到其它区域,如果当地政府不立即采取防控措施,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生物链断裂。因此相关治理部门必须及时发现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的差错,并在发生大面积扩散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控制扩散后,当地政府需要查明污染来源以及污染程度,制定相关治理方案后,尽可能地提升当地水污染治理工程的防护效果,以避免此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只有明确问题所在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目前水污染治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水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计划的治理体系未能得到贯彻
        谁污染谁治理的管理方案对于部分不自觉的企业来说收效并不会好。一些工业企业没有很好地落实有关管理方案,对于污水的处理还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即污染物浓度超标)就进行排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污染现象。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相关工艺不达标或者技术事故等原因,导致污染物的超标排放或者有毒物质意外泄漏导致当地水环境污染,使得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早些年对于水污染的处罚较轻,管理者为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没有严格把控有关制度方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进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为水资源的污染扩散埋下了伏笔。[1]
        2.治理工程中的设备使用寿命偏短
        水污染治理工程所需要的大型设备是需要订制的,且该部分设备大多使用寿命不长,工业污水大多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即使在设备上涂有保护层,但设备一旦正式启用就很难有“休息”时间进行维修和保养,故而在长年的超负荷工作与腐蚀下,污水处理设备很难实现长时间服役。[2]此外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换较为麻烦,仓促地采购很有可能出现关键零件更换的不及时,而多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也不会对此类设备的零件进行存储。
        3.水污染治理工程所需的成本较高
        随着国家对于污染处理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企业面对水污染治理的成本也在逐渐提升,而对污水处理的成本预算投入不足及补贴力度不够时,企业会选择采购较为便宜的污水处理设备,这部分设备虽然可以处理废水,但其处理污水的过滤膜并没有那么精细,处理过后的污水可能依旧浓度偏高。[2]此外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成本还包括劳动力、机器动力和仪器的维修费用等。在现阶段,生产企业在进行污水处理中,由于设备运行成本比较高,导致中小企业负担比较大,水污染治理工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对于已经扩散的水污染难以快速治理
        水污染现象绝非单个企业或者个别单位就能造成的,而是成千上万的生产企业和家庭用户排放的废水导致的。虽然重大的水污染事件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由于其污染扩散的范围广且地底的污染很难侦查,以现有的技术是无法快速地在根本上阻断其扩散。[5]
因此对于重点污染源的防控以及对水资源污染的监控是改善水环境的重要途径。不少学者提出了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方案,并且部分方案成功得到验证,本文在此基础上,给出对于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议。



        二、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对策建议
        1.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1)建立实时监测系统
        有关水污染问题的监测,中国起步较晚,部分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都存在落后现象,无法很好地满足现有需求。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是以在线分析仪表和实验室研究需求为服务目的,进而为监管部门提供具有代表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的样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配备专业的人员,实现对样品的全面监测。要想预防水污染现象,光靠定期的抽检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完整的实时监测系统才行。
        (2)增加和调整部分监测节点
        水污染问题通常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污染发生期、污染扩散器期以及水质恢复期,对于水环境污染发生期,因为污染源头或者导致水污染发生的污染物等因素不确定,很难发现并进行有效的阻止。针对这种现状,就必须设置更多的监测节点并调整部分检测节点以更好的侦查水环境。[3]更多的观测点可以让检测人员有更多的判断依据,从而能够更早地确认水污染的扩散状况和扩散源头,从而引导工作人员进行阻断,避免出现大面积水污染现象。水污染扩散期是治理水污染事件的核心时期,更多的观测点可以帮助技术员快速定性此次事件,此外技术员还需要分析事故发生的缘由,并针对不同的危害程度采取防治手段以防止污染事态再度扩散,尽可能将其带来的恶劣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后时期是水质恢复期,这个时期要多加注意水污染的治理动态,对易于扩散的污染区进行监控,保证该区域的水污染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加大对这部分区域的水样进行抽检,并在最终实现该区域水质恢复的目标。
        2.水污染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域的地貌、地下情况均有所差异,在面对不同地域的水污染治理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水污染治理效率,就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地势地貌以及地下水位情形等来设定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案。水资源的污染治理需要坚持生态与安全原则。[4]生态原则指的是通过合理对污水治理工程的规划,利用多样的生物来对水环境进行调节,以此来提升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要注意引进物种时一定要考虑清楚生物入侵的危害。安全原则是指在处理水资源污染问题时,一定不能使用对周围环境等产生危害的药剂等,在保护好水资源的同时,更好保护其他环境不受破坏。
        3.引导相关技术服务市场发展
       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治理是需要得到技术层面的支持的。为此就必须加强对相关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力度,更好的对水污染进行治理。我国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中缺少较为完整的技术市场,对于竞争也很难起到真正的监管。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以及提升污水治理的效率,有关环保部门可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鼓励和支持先进技术的研发,对竞标水污染治理的企业设置一套公平的竞标体系,避免因为成本的问题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4.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
        提升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水资源和水生态等指标监测,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全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整合各类监测资源,积极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对水域变化和水生态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大力开展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水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三、结语
        当下水污染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前期投入资金大、相关设备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型污染情况难以处理。针对此类难点,政府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仪器,并做好重点污染区的管控。在吸收技术的同时做好自己的环境科研,从各方面提升我国对于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丽娜,杨彬.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19,000(010):122.
[2]郭学峰,徐海军.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00038-00039.
[3]叶晋余.有关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034):3192.
[4]程月.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J].区域治理,2019,000(013):68.
[5]宋召胜.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1997(06):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