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盐津县肉牛养殖产业助推农村发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文从香 刁国炎
[导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西南林业大学  文从香  刁国炎  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主要出发点在于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共筑美丽乡村。本文将通过对云南省盐津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盐津县通过发展肉牛产业能够进一步筑牢乡村物质基础,带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有力抓手。
        1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发展背景
        1.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农业发展受限
        盐津属于比较典型的山区县,人均耕地不足0.8亩,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这里的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阻力,甚至出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情况,80%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务工而放弃了家乡的农业发展,农村基本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开展一些传统的农业种植以供日常家用。通过今年开展脱贫的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数据可以看出,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有劳动力的家庭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而无劳动力家庭则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低保、特困供养等补贴构成的转移性收入,依靠发展种养殖业获得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则少之又少甚至没有。照此情况继续发展,这里的农民即便达到了国家脱贫出列标准实现了脱贫,但却很难实现稳定脱贫;农业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发展,农村将还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很难实现进一步的改变和飞越。
        1.2传统思想导致片面认知,产业发展落后
        农民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片面认知,农村产业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基本上以传统动能驱动的产业为主。一直以来,盐津县范围内有很多散养肉牛的农户,但是由于传统式、粗放式、家庭式养殖,缺乏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肉牛养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差,品牌效应带动弱、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导致全县肉牛养殖一直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范的交易市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与推进,盐津县积极总结经验,加快构建肉牛养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目前已初步取得成效。
        2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2.1政策支持与当前发展情况
        为了激发和撬动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活力,盐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下发了《盐津县2020年肉牛养殖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盐津县2020年肉牛养殖奖补方案》;群众自建50头以上规模牛场补助,“见犊补母”、“养牛贷”贴息、养殖保险、退耕还草及粮改饲补助政策。积极探索农业信贷担保途径,有效破解了企业或农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难题。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办理肉牛养殖贷款1120户、贷款资金7000万,其中贫困户贷款442户,办理贷款金额218万元。
        2.2组织化管理
        为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壮大盐津县养牛产业,让所有农户受益,盐津县探索出了两种助农增收模式。一种是搭建“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和搭建“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卡户+职业养牛人”的合作发展模式。


集体经济组织在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聘请职业养牛人对养殖场进行养殖管理,由集体经济组织支付保底工资+绩效奖励。集体经济组织吸纳卡户和农户为社员出资金认购犊牛、架子牛,负责统一购牛、防疫、保险、饲养、销售。
        3 科学探索显成效,乡村振兴产业旺。
        3.1理清路子促增收
        根据规划,肉牛养殖将按照两种方式进行利润分成。一方面是培育肥牛,肉牛出栏时按以下两种方式分配利润:一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占比=(出栏肉牛体重×单价-认购金)×(出栏时肉牛体重出栏肉牛体重-认购时肉牛体重)÷出栏时肉牛体重出栏肉牛体重;二是农户、卡户收入占比=认购金+(出栏肉牛体重×单价-认购成本)×认购时肉牛体重÷出栏时肉牛体重出栏肉牛体重。另一方面则是对能繁母牛实施“见犊补母”,按每头母牛2万元的认购金进行认购,每产一头犊牛给与卡户2000元分成 “见犊补母”补助由合作社享受。
        按照上述利润分成方式计算,无论代养的肉牛盈利还是死亡或亏本,代养场都得归还参与养殖户的本钱(认购金)。比如,某一农户在代养场8000元认购一头400斤重的架子牛,交给代养场养殖,出栏时有1200斤,以18元/斤的价格出售卖了21600元。那么该农户的收入计算为:8000+(1200×18-8000)×400÷1200=12533,另外代养场可以从中获得9066元的分成。
        3.2肉牛养殖被列为盐津县“三大富县产业”之一
        随着肉年养殖产业模式的更新与发展,传统历史的肉牛养殖已成为盐津县“三大富县产业”之一。盐津县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把草畜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自2019年3月以来全县发动群众种植牧草28430亩、推广粮改饲青贮玉米种植500亩,围绕连片草山规划布局建成200头规模的肉牛示范场12个,群众自建50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代养场133个。2020年6月初,盐津县新建肉牛冻精改良服务中心一个,建成乡镇冻精改良站点10个,通过安格斯、云岭牛冻精与本地黄牛杂交,加速了良种牛的扩繁,良繁体系已初步形成
        4肉牛养殖产业助推农村发展
        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不仅能够为农民增收,更能够助推农村多领域、多角度协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能够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饲草料,可将本地闲置玉米杆、菜籽杆等资源进一步利用,变废为宝。同时能够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牧草,减少养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能够带动高龄化人员就业。目前很多五十岁以上人员因身体状况等原因企业不愿接纳,导致外出务工受限,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可解决一部分人就业,一部分人参与产业发展,有效解决高龄化人员就业难问题。三是能够缓解农村“留守”难题。现在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普遍现象,适龄儿童教育、老人生活难,通过肉牛产业发展,可吸引一部分有资金有条件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既实现发展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有效化解留守难题。四是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足够的水源等,通过肉牛产业的带动,针对性解决一部分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安全的问题,不仅可以巩固脱贫成果,更能进一步助推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侯仕农.中国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8):50-50
[2]王桂霞,吴义欣.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人学学报,2006,28(3):351-354
[3]张越杰,曹建民,田露.新时期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困境解析与发展研宄[J].农业经济问题,2010(12):75-79
第一作者简介:文从香(1997—),女,硕士研究生,农村发展专业。
通讯作者简介:刁国炎(198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