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虎
湖南云天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湖南省 长沙市 410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时代的不断变化,现阶段水利水电事业的稳步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水利单位应该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情况,用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来指导实际的管理工作,提升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管理;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会,在相关技术和工程项目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项目开展和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管理方面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安全管理方式也更为多元化,水利水电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趋向于应用信息化技术,旨在对工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本文依据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深入研究有效的管理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求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性,促进工程的安全高效生产。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的职能管理部门要进行统筹规划,深入研究工程项目的特性,结合工程实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合理地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1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工程数据管理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可以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及时地接收水利水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研究来了解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提出更为合理的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对水利水电的整体化控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现场发生的问题和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力求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科学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并有效应用于安全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为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信息数据提供资源整合的空间和环境,也能为这些信息数据的储存和共享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方面的管理水平,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工作过程和管理方面更加有规划性、更为科学有效,从而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
2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周边居民方面的意义重大。虽然在当前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日渐成熟,但在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未融入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信息化设施的完善性不足,影响了水利水电的管理效率;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匮乏使得管理方面存在各种的管理漏洞;管理理念和模式未更新,依旧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相应的法律机制也不完善,管理权责划分不清晰。针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这些管理问题,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应该切实加强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保障管理的现代化,提升管理水平。
3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
3.1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在GPS技术下可以直接利用卫星导航来完成定时测速和测距,随后通过空间无线电导航系统,为各个岗位上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且这些信息的精度非常高,GPS技术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连续性、实时性的监测管理服务。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特殊区域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难度大,在利用测量方式辅助管理工作开展时,存在着技术方面的局限性,数据精度不高,效率低下。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稳定发展,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GPS技术的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GPS定位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截流施工时,水下地形的测量非常复杂,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其最终的测量结果将会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其测量技术存在限制,且水下的地形、水文条件都比较恶劣,测量时难以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数据。而GPS的技术适用性非常强,即使是非常恶劣的测量环境,该技术同样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在水下地形数据的测量上,GPS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在利用这一技术获取水下地形数据时,具体的技术原理如下:首先用静态GPS测量系统来进行作业环境的全面测量,采用三角形为基本图形,构建完整的GPS静态控制网,在此过程中,点与点之间的通视问题不作为重点的考虑因素。
3.2数据采集技术的有效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会出现大量的现场信息和工程数据,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同时提升其精准度。全球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对于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且能够保证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失真。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采集的信息的实时性提升,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保障。数据采集技术是具有实时性的技术,对于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及时收集、及时处理,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3.3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优先发展起来,并在中国全面进入应用阶段,而在水利水电领域,BIM技术尚处于试验与试用阶段。虽然BIM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尚未普及,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也在水利水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特点是,以3D建筑模型为基础,在建立模型与族库的过程中赋予庞大的信息数据(时间、空间、附加信息等),结合进度控制管理技术、数据库、互联网技术、VR技术等,给工程策划、建设管理、后期运维等阶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BIM技术将带来的全新的机遇,我们可以设想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利用BIM、VR、GIS与进度控制技术,实现4D施工仿真模拟技术,如果在把工程量、工程成本与造价信息赋予BIM族库中,那么我们还可以实现水利水电5D施工控制,在工程没有实施之前,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些强大的技术,预演模拟所有施工方案,为我们动态分析与控制未来施工阶段提供强力支撑。第二利用BIM、数据库与KKS编码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构件、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备品备件等系统编码,赋予独特的“身份号码”,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大数据”,再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对构成工程庞大数据的构件与设备等,开展过程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监测等立体全方面信息化管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为后文提到的无人化施工和3D大坝打印等前沿技术的诞生提供数字模型支撑。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确保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志勇,侯飞龙.浅谈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商品与质量,2020(31):349.
[2]黎新阳.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居
业,2019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