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华锋
[导读] 资金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内部资源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和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消除可能的威胁。
        华锋
        新疆建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资金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内部资源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和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消除可能的威胁。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重承揽工程轻资金管理,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也加快前进的步伐,使得其行业的市场竞争也随着加大。财务资金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有序发展的前提,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重视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重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工,降低财务资金风险。科学完善的财务资金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而有利于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明确企业资金管理的关注要点,是进行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
        1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的管控方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加大对资金管理的力度,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在实际发展中,有一些企业会出现负债的情况,如果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健全,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企业停运,甚至会出现无力偿还资金的情况,从而对企业的信誉带来不良的影响;其次,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关键,因此只有增加财务资金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最后,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可以及时将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生产的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市场竞争的优势。
        2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业主拨付工程款滞后,资金压力大
        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工程款拖欠率普遍很高,施工企业受到上下游的双重资金压力,容易出现资金紧张,收支不平衡,可能给企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项目中标前,施工企业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项目中标,在签订施工合同前后,需要缴纳足额履约保证金和预付款保证金,且履约保证金在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才可退回。项目开工后,施工企业需立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配置机械设备、采购材料、支付农民工工资等,且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赊购越来越困难。目前,建筑施工行业资金的回收额与施工产值存在严重不匹配,企业在前期施工过程中需要自行垫支是一种普遍现象,如遇上建设单位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者征地问题未解决,工期则是一延再延,资金链的断裂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进度,对企业的声誉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2.2财务资金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部分企业领导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对其重视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人员,比较重视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进度,使得其容易在投标阶段不断的降低价格,同时对建设单位的资产情况掌握不全面,就直接进行垫资,加大了企业资金回收的难度,提高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同时,有部分企业并没有设立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缺乏专人管理就易导致资金管理的效率较低。
        2.3流动资金较为短缺
        建筑施工实际运行中,流动资金是关键的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却依旧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现象。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通常是来自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项目收入等,近几年银行借款的上限有了明确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银行借款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融资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必然会造成流动资金短缺。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想要获得承包合同,需要进行投标,这也使得企业竞争变大,导致企业会利用提前垫付工程款的方法,获取承建资格。出现这种行为是因为相关人员对流动资金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加上企业进行资金回收时,经常发生拖欠工程款项的情况,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垫付后无法按时收回资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拖欠工资的情况,严重的会面临企业破产。
        3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对资金的全面控制
        3.1.1编制项目预算,分析项目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的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动态工作,要在准备阶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策划出合理的施工项目周期,项目负责人、预算人员、财务人员等各相关人员配合将项目成本分解为材料、机械设备、人工费等几大直接费用,具体到材料数量、型号、市场价格等。在确认目标标准成本后,财务部门严格按照标准成本来指导和监督管理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合理性、真实性,降低增值税风险。
        3.1.2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制度是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保证。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职能职责划分、权限管理、审批流程、货币资金及票据印鉴管理等。其次,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宣贯工作,所有人员都应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不要让制度流于形式。
        3.2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意识
        在资金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具有正确的资金管理意识,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正确的资金管理意识,才能使其在企业内部进行资金管理意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其次,加强成本控制意识,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具备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才能促进其工作的开展,保证做好管理与生产两手抓,才能保证企业的收益,从而增加其管理的效率;最后,要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建筑企业的费用支出做好规划,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益。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并提高对资金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利于其稳定发展。
        3.3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应收账款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是应收的工程款;二是代垫的材料款和分包工程款。针对应收的工程款,施工企业应成立催收小组,有效推进“去存量、掐尾巴”,对催收责任进行全面落实,加强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各项目负责人认真分析总结“每个尾巴”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对时间久远的工程尾款,逐一制定相应措施,分解到人、分层次、分批次,定时间、定目标,亲自协调,主动配合相关工作,积极跟进资金回笼。针对代垫的款项,施工企业应在寻求分包单位时对其进行信用调查,对其资金实力进行摸底,对其综合能力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在确立合作关系后,要求分包单位缴纳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从源头上遏制应收账款的形成和增加,减少坏账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模式,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资金管理水平。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流而上。
        参考文献
        [1]谢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浅谈[J].纳税,2020(17).
        [2]王彬.建筑施工行业资金管控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20(7).
        [3]李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优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1).
        [4]张福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