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6
摘要:钻前工程是钻井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机械性能和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所以施工过程伴随着诸多生产安全风险,施工企业要从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钻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生产安全风险。本文对钻前工程的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具体的施工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关键词:钻前地面工程;施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钻前工程是石油天然气钻井的前置工作。井位勘定后,钻前工程的主要工作包括钻井施工场地平整、钻井设备运输道路建设、钻机基础施工等主要内容。钻前工程安全生产施工环境复杂,涉及的工种较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多数情况下还伴随着交叉作业,存在较大的生产安全风险,容易造成人员伤害、机械设备损坏等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必须考虑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制定完善的管控措施,才能更好的凸显出钻前地面工程的社会效益,达到理想的安全施工的目标。
一、钻前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一)自然环境风险
油气勘探开发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我国陆上除东部的几个油田地处平原外,大部分油气田主要处于沙漠、黄土塬、山地、滩涂。在这些区域进行钻前工程施工作业极易受到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例如因山地、黄土塬边坡施工易发生施工机械倾覆、坠落事故。滩涂、沼泽地施工易发生人员、车辆沉陷等事故。
此外,钻前工程施工作业也极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如夏季施工作业容易受到雷电、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造成人身伤害、工程损毁、设备损失事故。钻前工程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前置工作,很多情况下远离基地,后勤保障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施工风险。
(二)高处坠落危险风险
钻前工程中容易高处坠落事故,一般发生在高于2米的作业情况,引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多数与安全防护措施有关,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护栏等设备并不符合安全施工的标准,那么高空作业时受到大风、物体碰撞等,可能会引发高空坠落的问题[1]。
(三)起重作业风险
钻前工程中涉及的起重作业主要涉及施工机械和活动基础的运输、安装。在这些作业环节中,需要吊装设备进行装卸车、安装,如果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司索工、吊装指挥人员配合不当,违反作业规程,就可能出现吊机失稳、重物坠落等问题,造成作业人员人身伤害事故。
(四)机械伤害风险
钻前工程施工作业需要借助各类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发电机等多种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功率大,有大量的旋转、移动部件,如果安全防护装置缺失,就容易出现机械伤害问题。了,另外,这些机械需要经专业培训并取得证照的人员操作,如果人员技能水平差,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引发机械伤害,可能会埋下安全隐患[2]。
(五)运输事故危险因素
钻前地面工程需要运输设备、材料等,在钻前工程施工环节,由于场地、道路往往为新开辟的道路。这些道路、场地往往为临时道路、场地,承载力差、空间狭小,安全标志缺失,施工人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相互交错,容易引发运输事故,特别是在黄土塬、山地、滩涂和沼泽地或雨季地质灾害高发时期,可能出现道路、场地积水、泥泞、垮塌损毁等情况,情况就更为严重。
(六)交叉作业风险
钻前工程施工现场既有人员作业,也有机械作业。此外还涉及多个作业工序交叉进行,人员、机械设备在现场频繁移动。如果施工现场组织不到位,指挥错误或失灵,就有可能导致机械、人员的运动轨迹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交叉。一旦形成交叉,就可能造成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
进一步加剧了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风险。
(七)触电伤害风险
钻前工程施工中遇到架空电线,如果施工中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或施工中疏忽,容易出现吊装设备与电线相碰,造成触电伤害。此外现场中有许多小型的移动机具,所以现场作业中有很多临时架设或铺设的电缆、电线,这些电线、电缆很容易被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损毁,如果接线不专业,接地不可靠,就可能会出现触电事故。
(八)火灾爆炸风险
钻前工程施工涉及动土作业,有些场地中可能铺设有输油气管道、油气井井口、储油罐等构筑物,施工中如果没有辨识出这些危险因素,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在这种场地中施工,施工人员违反防火防爆规定吸烟或者机械设备没有采取防火措施,也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二、钻前工程施工风险防控措施
1. 严格执行制度、规程,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钻前工程施工企业要完善钻前地面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人为的活动进行规范,严肃处理违规操作的人员,提高制度执行力,在现有油气井和管道的作业现场,还要严格遵守油气井和管道的相关安全规定和制度。涉及吊装、临时用电、动土作业、高处或临边作业要要严格执行特殊作业许可制度,做好施工监护。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要加强是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向基层施工者发送安全手册,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树立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就可以使之认识到规章操作的严重后果,及时对风险因素加以控制。
2.做好风险识别、评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钻前工程施工企业承担新的施工任务后,每个施工现场都要根据场地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风险识别,识别出危害因素和事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和可能性进行评估。例如接受施工任务后,要对井场、道路现场踏勘,合规规划施工现场和营地,避免将施工现场和营地布设在洪汛地质灾害易发生的位置。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要进行分级管理,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如在老井场施工要对油气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并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管理等手段确保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推进风险和隐患治理。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同时,要持续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整改施工现场的各类事故隐患。
3.加强现场管理,建设标准化作业现场
钻前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计划,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和作业时间,避免在气象条件和照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施工作业。强化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配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认真了解施工人员的身心状况和施工机械的设备状况,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坚决杜绝非专业人员操作施工机械。特别是在交叉作业时,要规划好施工作业场地和设备、人员移动轨迹。严防因为空间冲突、轨迹交叉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此外,还要为作业的人员提供标准的安全防护工具,在危险区域的施工中要设置防护网、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和醒目的安全标志。
4.完善应急预案,严控事故事件升级
钻前工程施工企业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程序。要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机制,明确预警等级和应急避险措施。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使现场施工人员清楚掌握在突发事件发生情况下发生情况下应急报告、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避免小事故小事件扩大成为大事故大事件。
三、结束语:
钻前工程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前期环节,因为需要交叉作业,需要多个部门合作,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中伴随的安全风险非常多,施工企业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后,在制定防范措施时就要更加注重施工的安全性,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从多方面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究更加完善的防范措施,就能够更好的对钻前地面工程的安全施工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唐迪,王耀之,易斌,刘明哲.新形势下探井钻前工程地面条件论证工作的探索与开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8(04):97-98.
[2]史鸿祥,李辉.基于随钻地震测井的地震导向钻井技术——以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区块缝洞型储集体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43(04):662-668.
[3]唐海玲, 测井随钻系统地面数据采集前置箱研发. 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2014-08-23.
[4]牛延军.钻前工程施工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探讨[J].硅谷,2014,7(04):8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