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
41022519910202****
摘要: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土建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所以对于土建中运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仅对房屋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施工质量管理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可以使房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土建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作为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的常见施工结构,不仅具有施工技术操作性强、承重性高、抗变形、抗腐蚀、结构稳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由于施工材料易于获得、经济成本不高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与此相对应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容易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发生收缩情况,对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工程队伍加强技术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质量问题。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技术应用优势
1.1建筑结构稳定性强
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的有效融合在保证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一定的防爆性能,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此外,在建设技术的控制与管理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建设要求,选择不同的钢筋类型与混凝土配比方案,保证二者的技术优势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
1.2技术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钢筋与混凝土材料容易获取,应用范围广泛,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的基数较大,需要工程队伍做好现场管理,保证材料的运输、存储、计量与检测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
1.3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而通过钢筋互凝土技术可以实现对抗震性能的提升,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抗震性能提高的有关技术应用,实现对抗震性与质量的提高,在防止整体结构被破坏的前提下有效的增强其抗震效果。
1.4保障施工的质量
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而保障施工质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对施工技术与方法的合理应用来实现,因此,只有在保证施工技术与方法合理的前提下,通过正确的技术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与提高,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圆满与高质。
2土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注意设计要点的应用以及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设计环节时,我们需要对整个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要点设计,需要测量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然后计算环境因素会对建筑的施工以及使用产生怎样的影响,以此来实现钢筋混凝土强度的设计以及相关施工的进度设计,以此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建筑龟裂的状况,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建筑的防水性。材料选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前提条件,施工过程中所选取水泥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实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选取质量过关的水泥来进行浇灌。除此之外,在进行砂石材料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砂石材料的含水量、平均颗粒大小以及是否含有杂质,并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的情况选取合适的砂石材料,实现砂石材料的选择能够符合建筑所设计的安全系数。
2.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通过搭建模板,为混凝土施工提供保障。模板施工主要包括几个步骤,一是立模。按照设计的意图,对模板进行分类,把不同类型的模板放在一起,便于施工使用,全面确定好施工区域模板尺寸,全面准备好需要安装的模板,对相关的配件进行分类准备,提升施工整体进度与质量,要认真检查配件是否齐全、固定螺丝型号是否一致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安全质量。二是脚手架。合理划分施工片区,根据图纸设计的要求,划分出脚手架位置,确保按照程序进行,保证稳定安全,安装后需要全面检查,保证安装平整,避免位移。
2.3钢筋绑扎
施工技术钢筋绑扎是重点,施工时,需要根据要求做好分类,不同级别的钢筋绑扎条件不同,要对分类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分类精准,准备工作做好后,需要进行钢筋绑扎施工。一是合理设计范围,保证施工准确性,钢筋绑扎过程中,钢筋结构是存在一定弯曲度的,根据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合理设计绑扎位置,对大的钢筋弯曲部位不能进行焊接,避免出现开裂的情况。二是执行。不同级别钢筋绑扎方法不一样,就需要以实际条件为参照,合理进行绑扎施工。三是设计要求。钢筋绑扎结束后,需要全面做好检查,对照图纸查看各部位施工情况,确保相互吻合,发挥好绑扎作用。
2.4后浇带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是后浇带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沉降等问题进行的防护与修补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重建、补建及安全隐患问题,工程队伍不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在建筑后期的养护阶段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防水建设。具体来讲,防水工程可以分为底板防水与墙面防水两种。墙面防水是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来保证后浇带干燥,而底板防水主要以使用防水卷材为主,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设置好防水带的位置与宽度,对产生裂缝的建筑工程做好补救措施,如,在裂缝处添设防水卷材、涂刷防水材料等,避免风力、雨水侵蚀。
2.5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浇灌施工技术的应用处于工程的收尾阶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高度与强度进行精准的把控。在最后的浇灌阶段,浇灌的顺序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依次对房屋的各个部位进行浇灌,如果在浇灌的过程中出现汲水现象,就需要停止浇灌工作,排查原因,遵循设计的规划进行建筑整体的浇灌,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样也可以实现浇灌的平滑作业。举例来说,浇灌钢筋混凝土的房主承重柱时应当具有平滑的表面、稳定的结构,除此之外需要在进行浇灌工作时与模组组合的搭建同步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浇灌,才能够保证整栋建筑工程的完整性与稳固性。
2.6做好温控防裂工作
做好控温的防裂工作,在钢筋混凝土表面可能存在高温沁水等情况的时候,应当及时处理控温,保证高温裂缝的情况恶化,在应对这种情况时,应当采用三压三平的方法进行,比如说采用参考面标高,混凝土碾压与滚平,调整角度进行整平压实工作,避免质量风险,这样才能实现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预防裂缝。
2.7工程养护
当前阶段,养护工程的技术应用形式多样,包括定期洒水、覆盖遮挡物、使用防护剂等方法,实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阶段,应依照工程方案、技术操作难度等进行具体的选择。科学、高效的防护工程可以缩短混凝土硬化周期,提升材料硬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成本较低并且稳定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就应当关注到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明确其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意义,掌握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措施,做好对节点牢固性、杂物的清理、温控防裂的预防工作,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与验收,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施工开始就全方位的保证钢筋互凝土工程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
[2]王娟.分析土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