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近年来,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建设,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水平的提高。因此,智能变电站的投运数量也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一系列的特征。保护系统装置作为整个电网最重要的二次设备之一,其可靠性也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普遍的重视。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
引言
在智能变电站长期运行中针对电气设备以及电网稳定运行要注重应用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保护,当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性不足,将会产生较大损失。因此,目前全面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为了能对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概率集中控制,探究继电保护基本运维方式,拟定异常问题针对性处理措施。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点分析
智能变电站是目前电网发展的趋势,一般的系统结构,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包括了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及通讯网络。与传统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显著的优势:光纤组网代替了传统的二次电缆。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二次设备与其它二次设备之间都需要有信息交互以及信号传输,可以使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代替传统的二次控制电缆,不仅提高了通信效率,而且大大减少了电缆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变电站的投资成本。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在常规变电站中,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通信兼容性比较差,执行的通信协议也不同,智能变电站采用统一的规约,对监控信息、控制信息、保护信息、测量信息等都可以进行统一的处理和控制,提升了各种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可以解决常规变电站中的难题。常规变电站中的电流互感器有诸多不足,会产生铁磁谐振、电磁饱和以及绝缘油等问题,智能变电站的电子互感器可以消除这类问题。智能变电站中采用光缆传输代替电缆,避免了电缆之间的电磁干扰以及直流接地的风险。提升了自动化和管理水平。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实现了智能化,可远程交互功能大幅度提升,确保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减少了变电站的运维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和管理水平,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智能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计算
保护智能变电站的有两个系统,他们之间不具有关联性,互相独立,冗余通信协议在两个系统上都有配备,过程层能够进行GOOSE保护跳合闸保护信号以及SV采样数据信息的传输,并不发生任何的信号丢失,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继电系统的可靠程度。为了达到保护GOOSE双网的目的,连接主变压器智能保护终端、合并单元使用的是组网的形式。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但能够采集变电站系统的开关量,还能够完成跳闸保护命令的传出以及传路径集法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将所有可靠性简化串联在一起,并代入式中进行相关计算。220kV的供电线路所需继电保护单元较多,整个体系的结构也庞大且繁杂,部分线路由于其为冗余结构的SV网络的原因,所需的SV数据交换机数量达到4台,而110kV线路使用的只有2台,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220kV供电线路的可靠性更强。
3继电保护技术的展望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近些年来,因继电保护装置而引发的各类事故也不断减少,不过,由于电网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也要满足更多的要求。上述内容对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长久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文将具体分析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希望在为智能变电站发展提供稳定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不断进步。调控参数趋向于标准化与统一化。电气自动化调控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装置的统一配置,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装置安装的时间和成本,同时调控参数的标准化的提升,也使得电气网络架构整体运行更具有通用性,有效的降低了不同企业之间数据交流的困难,实现了电气网络通信的流畅、性能大幅度提升。实现电气生产工作开展安全性的进一步保障。
安全性的保障是电气工程的开展要素之一,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调控系统的有效建立,可以实现人、机、环境的三者安全性的有效保障。通过电气自动化调控系统的运行,实现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控方案的有效制定,可以进一步保障我国工业工程整体开展的稳定性。实现电气工程控制技术应用的市场普及。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工业产品,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下,实现了产品性能随着市场整体需求的灵活调整,零部件外包工程的逐步完善,使得电气工程调控系统的运行,更加市场化,电气工程控制技术应用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进一步提升。对于电气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性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普及,使得电气工程的开展急需电气专业型人才,当下国家已经设立电气工程学科,加大对于电气工程相关人才的培训力度,保障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研发和运行人才的专业性,有效地推动电气工程的科学化开展。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技术的展望。国家对于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专门设立了继电工程学科,意在培养更多优秀的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专业性人才,虽然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发展,前期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但是其开展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工业生产所需的人工成本,同时实现企业工业产速度的进一步保障,因此当下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实现了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技术的全面有效应用,在不久将来,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技术必将成为生产企业的必备技术,实现其应用效用的进一步全面有效发挥。
4提升智能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我国未来电力发展,可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方面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提高光纤回路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光纤代替了电缆,减少了投资与空间,但光纤、光缆的可靠性不如电缆,折损严重或弯曲过大都会导致光纤损耗增大或断链,因此应提高光纤回路的可靠性。提高交换机可靠性。智能变电站的交换机起到编码、查询等作用,整个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十分依赖交换机,当交换机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有可能造成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因此交换机要有冗余度,提升整个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双A/D系统。合并单元的采样值在继电保护系统中非常重要,为提高合并单元采样值的可靠性,合并单元应采用双A/D系统,可以同时输出两个采样值进入保护装置,提高输出值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增强SV报文信息的可靠性。SV报文是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故障计算的基础,互感器的输出信息需要经过积分过程,目前常用两种积分算法,一种是通过硬件实现积分,一种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可以采取软件积分的方法增强SV报文信息的可靠性,在精度方面优于硬件。
结语
在信息科技化时代不断发展的现如今,继电保护装置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够更大程度地确保变电运行。所以在智能化发展的现在,必须构建一个合理安全有效的平台,不断分析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J].天津科技,2019(7):15-16.
[2]王佳楠.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6):219-22.
[3]顾海峰.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及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36):84+86.
[4]熊保金,薛晓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5):27-29.
[5]任泓源,任书孝,任禹铭,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研究[J].南方农机,2019(16):195.
[6]张保会.加强继电保护与紧急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互联电网安全防御能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07):5-10.
[3]陈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