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1年第六卷3期   作者:苏阳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苏阳
        2301821988032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将机电工程技术引入智能电网建设,实现我国电网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然后探讨了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意义,最后探讨了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专业人员带来一些参考并从中吸取教训。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
        在人们对电能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电网暴露出许多弊端,难以满足新时期人们的电力需求,基于此,有必要建设智能电网,以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形成智能电网系统。通过现代设备的有效应用,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电网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1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从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一是兼容性强。智能电网可以接入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资源和微电网,极大地改善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从而满足每个用户的电力需求,达到拓展增值服务的目的;其次,安全性强。基于智能控制的电网不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可能性,避免了恶劣环境对电网正常输出的不良影响。同时,智能功能的应用很好地保证了电力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三,经济性更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力企业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智能控制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电网损耗,实现了供电充分利用资源,充分保证经济效益;最后,自愈性高。智能电网本身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能够实时分析和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能够在第一时间诊断电网中的任何故障,并自动修复故障,为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机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应用中的意义
        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智能效率。智能电网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用电对象相关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控制,提高用户用电数据的处理效率,保证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达到智能电网高效控制的目的;其次,传统电网本身自动化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各种恢复数据的自动分组,但智能电网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恢复数据的采集效率,并根据电力设备的类型和功能实施分组,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恢复记录,为电网设备的检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达到优化和完善电网运行系统的目的。
        2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各方面的应用
        2.1    发电环节
        与传统电网不同,智能电网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实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但能源过度消耗问题日益严重,不利于电网的长期发展。在促进电网发展的同时,要开发新能源,保证电网自身的安全稳定,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应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清洁能源应用于电网接入技术,实现电网健康长期发展。
        2.2    输电环节
        智能电网系统的推广和建立促使着大容量输电线路的研究和发展,新型输电线用材料的研究有了更深的突破和进展,因瓦合金是目前大容量输电线用的先进材料,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十分适用于目前机电工程专业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随着国家电力网络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日益变得复杂,这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质量在传输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输送网络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电网建设的协调与互动,要特别注重高压直流输电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从而正确处理交流电与直流电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加强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能够有效的避免了电网骨干架构系统在进行远距离且需要大功率的输电时所存在的风险,实现了与交流电网之间有效的交互。

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支撑,该技术有着如下的特点:首先,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进行800千伏特等级的直流输送,极大的输送电量以及极远的输电距离是我国电力工程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特高压输电网络在构建阶段能够改善相关的电力吸纳问题,有效提升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线路运行控制,同时在保证电力线路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经济成本。通过现代机电工程监控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即可以实现输电环节的电力网络监控,也能尽可能降低电力线路的维护管理费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7]。
        2.3    变电站链接
        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变电站环节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可以减少传统电网对变电站模式的影响,实现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在通信协议和信息采集方面,通过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确保各环节紧急靠近变电站,提高变电站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此外,机电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自诊断能力,实现变电站系统状态的分析和检测,为智能电网的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2.4    分发链接
        配电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充分保证了配电运行的有效性,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分为配电自动化、网络建设和能量储备三个部分,应用在配电过程中,实现能量储备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智能电网运行的有效管理。
        2.5    用电环节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智能小区的建设,也保证了电力用户的需求。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应该重视电力系统的供电,不断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要重视供电质量的提高,实现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电力行业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要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不断提高用电效率,满足用户对优质电力服务的需求。为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应注重机电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智能小区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通过机电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例如,智能电网建设中相关用电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漏电等问题,既保证了用户的用电质量,又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方便了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电能信息分阶段进行电价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    能量转换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在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为了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应重视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以及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发高效的能量转换器,实现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能量转换,保证能量回收的实施。
        3.2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重视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充分考虑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优化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实现供电和用电的平衡,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节约了供电成本。
        4结论
        综上所述,电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能源,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能。在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传统电网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55-56 .
        [2]张涛,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6:142-143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