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1年第六卷3期   作者:侯庆磊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需求也日益增多,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电能的任务。
        侯庆磊
        泰安杉缘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需求也日益增多,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电能的任务。在配电线路施工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技术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设计路径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难,这给输电线路施工带来新挑战。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质量分析,为电力工程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保障供电的可靠性需要重视输电线路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电力工程质量。因此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优化方案、规范施工,是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
        关键词:电力工程;10kV 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供电需求的持续上升,10kV配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10kV配网电力工程所面对的建设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也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要进行改进与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在当前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1电力工程的特点
        电力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它涉及制造、生产、运输以及物资供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旦确定工程项目后,就需要多个单位进行协作配合,而且一般来说,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是非常长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长线路的电力建设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其中包括土方施工、金属结构施工以及电缆管道施工等多个方面。其次,电力工程属于露天作业的一种,在现场施工中包含很多高空作业,为了追赶工期,还会进行交叉作业,很容易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另一方面来说,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多样,需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技术,通过统一指挥的方式完成复杂的技术操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技术问题
        2.1施工技术不合理的问题
        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由于配电电缆被击穿后是不能自主修复的,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快速地采取措施,对故障线路进行切断,就会导致线路绝缘层被烧坏,然后出现相间短路或跳闸的问题。除此之外,在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如果单相接地出现故障,也会导致电力系统受到损坏,在内部形成极大的过电压,从而影响相关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
        2.2电力工程临时项目整体管控力度不够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当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投资理念,包括施工合同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整体项目服务,提高电力工程临时项目的整体管控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很多负责人员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意识,除此之外,一部分负责人员并没有专业的造价控制知识,导致价格的真实性不高;并且在工作当中随意的管控项目合同等机密性文件,导致工程的临时项目管控力度下降明显,电力工程也因此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2.3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
        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电力系统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它的类型比较复杂,在工作中有着明确的岗位划分。从当前的电力工程施工来看,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不符合工程的需要,尤其是某些技术工人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来进行安装,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操作,这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来说,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无法获得有效的平衡,有些技术管理人员过于注重理论的设置,当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它的可行性并不是很高。此外,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观念和方法比较落后,没有与时代的发展结合到一起,缺乏系统的培训工作。
3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技术
        3.1基础施工
        10kV配电线路的基础:圆杆一般采用直接开挖到设计埋深,根据地质条件配置底盘、卡盘、拉盘;对于方形杆一般采用C25现浇基础。基础工程施工是线路稳定的重要因素,其质量对后期电力供应,公共安全有重要影响。因此基础施工前需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几方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土石方开挖时应做好放坡或支护等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基础工程牢固。
        3.2杆塔技术
        塔杆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选择影响着输电线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被运用最为频繁的塔杆种类为铁塔,铁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用时限较长,不易受到风雨的损坏与侵蚀,因此受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喜爱。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普通的塔杆不足以满足线路的支撑要求,因此如今的塔杆都是经组装后再使用。但使用塔杆组又会产生其他附加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塔杆组的材质及塔杆组的组装方式,还应明白塔杆在组装后的避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再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后,施工人员再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使输电线路塔杆的安装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3.3架线施工
        架空导线的架线方式有单回路和双回路并架两种方式。导线的排列大致都可分为水平排列和竖直排列两种,运行经验表明:竖直排列的导线较水平排列的差,特别是在重冰区和电晕严重地区更为突出。导线垂直排列时,下层导线在冰层突然脱落时易发生上下跳跃和相间闪烁;导线附近有大风湿度较大,常有电晕地区易发生导线舞动,这时上下层导线易发生碰撞而发生事故。水平放置的导线不易发生上述状况,而且水平排列的杆塔高度较低,可减小雷击机会,但水平排列的杆塔比垂直排列的杆塔结构复杂,使杆塔投资加大。导线一般选用裸导线,线径主线一般选用185mm2或150mm2,支线一般用70mm2。放线主要分为拖地展放和张力放线。拖地展放施工简单,但导线在地上拖动,磨损比较严重。张力放线是使用张力机械施工,可避免导线磨损同时保障导线的稳固性,其费用高,机械笨重。导线连接采用压接法和插接法。配电线路建设中线路是电能输送的载体,需要做好配电线路架设的防护措施:①有跨越施工时,需架设跨越架;②登高作业时,施工人员需做好带电作业和高处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③线路施工后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置接地点,同时进行接地线挂接;④引下线和设备连接线应牢固,金具、设备安装紧固;⑤材料规范堆放,禁止拖地拽拉;⑥施工完成后对配电线路进行试运行。
        3.4加强线路检修技术
        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也应注重线路的定时检修。若出现停电事故时,线路检修人员应立即对线路进行检修,在时间充裕情况下应做好检修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从而使检修工作进行的更为合理,降低日后线路检修的难度。同时线路修检人员应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在进行线路检修时要穿好全套的工作服,要确保自身操作的规范性。在完成输电线路修建后应立即与塔杆保持距离,退出到塔杆安全范围区域,随后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确定检修所有相关工作完成后检修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检修情况。
结束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还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在电力改革的新形势下,不断探索、研究电力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为我国电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贾刚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86-87.
[2]王磊.对输电线路施工工艺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3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