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姗姗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谷县供电公司
摘要: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用电需求不断增长,这无疑对供电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发现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建设不平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程度不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不断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
关键词:智能配电;配电网规划;运用
引言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智能配电网技术是科技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配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更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具有强大的电力资源优化程度和稳定的性能,智能配电网已经成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必然选择,对新时代的中国来说,将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智能配电网技术概述
智能化配电网络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一般情况下,10 kV及以下的供电网属于配电网(局部地区为20 kV),也就是将整个供电系统直接连接到分散用户。智能化配电网系统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了配电网联机与离线数据、配电网与用户数据、网络结构和地理图形的信息集成,实现了智能监控、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事故。智能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由主站、通信系统、自动监控终端设备等组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实现了对配电网运行的远程管理。
2目前的发展现状
智能配电网络技术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近几年来,智能配电网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规划的前沿技术,十二五期间,由于试点城市供电速度快、供电可靠性高,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始了智能化配电网络自动化规划建设。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配网智能化程度将达到40%,配网智能终端和主站点的市场容量分别约为230亿元和36亿元,市场容量将接近280亿元。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1地区建设水平不平衡
智能配电技术下的配电网络建设水平在当前阶段总体上比较落后,尚未完全达到先进水平。对我国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电网建设水平与经济落后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的电网建设更为合理、科学,供电效率更高,用户的用电体验更好。相比而言,经济落后的地区,电网建设将会遇到种种困难,电网建设将会相对落后,电力供应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用户的用电体验将会变差。因此,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电网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3.2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配网运行过程中,有的地方管理不严,设备陈旧,更新不及时,平时人为失误,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经常发生停电现象,特别是在没有任何预报的情况下,停电的发生,用户没有做好准备,给用户的生活、经济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用电体验,这些地区的人民对当前电网建设总体评价不高,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电网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3电网规划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运用程度较低
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许多地区的电网建设还没有完全采用智能配电网技术,而智能配电技术的应用又是影响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智能配电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将智能配电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电网建设,以提高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提高用户用电满意度。
4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
4.1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是应用于配电网规划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因特网时代的重大创新,它使得供电网信息的处理变得高效、有序,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和处理电力需求很大的地区许多复杂的工作,使电网规划工作快速、有序。在配电网规划中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智能自动化技术,如智能预警系统的使用,为电网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对电网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测,当信息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进行预警,从而发现故障,使故障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保证电网平稳、安全运行。智能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远程监控、实时调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4.2参数测量技术
数据的统计分析离不开参数测量技术。此项技术源于众多学者的努力,经过不断的科学试验和反复试验而形成的技术,目前已发展成熟,这种智能技术被应用到配电网规划中,可以有效地测量出一定时期内一定用户的用电量在某一特定用户范围内的变化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区域的用电量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电力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充足,合理高效地进行供电,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另外,该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监控系统中的异常数据,及时判断是否有偷电漏电等异常现象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使工作更加高效。这种方法也可用于计算用户的电量,电费。对于部分人口密集、用电用户多的地区,采用传统的电磁计量计价方式,难免会出现高峰时段难以记录的情况,如果采用参数计量技术,将更方便、准确,解决了相关难题,体现了新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应用的优越性。因此,在当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资源需求巨大的情况下,该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4.3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分布能源发电技术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发电技术,它涉及到布置在用户周围的太阳能、风能等多种发电方式。该技术可利用一定的运行方式灵活调节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由于不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发电,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分布较为灵活,并网更灵活,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与智能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的一些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电网技术具有多种功能,在多种技术的保证下,分布式电网运行将更加智能、安全、高效。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大幅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碳排放,在促进环保的同时,实现电力生产模式的转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电网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对未来电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束语
综上,总体来看电力能源对人们生活、生产活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仍处于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智能配电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面临很多客观问题。应积极探索和完善智能配电网技术,使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应积极提高管理水平,使服务更加高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区电网建设智能化、现代化,不断提高用户用电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鹏,窦鹏冲,李雨薇,等.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15(4):8-16.
[2]王成山,李鹏,于浩.智能配电网的新形态及其灵活性特征分析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10):13-21.
[3]杨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访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高级工程师彭飞进[J].电气应用,2018,37(03):6-9.
[4]代芳鑫,李晓梅,关永宝,祝捷.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60.
[5]朱文强,陈婷.基于状态量比较法的自愈控制技术在智能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5):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