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荣兴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高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上高 336400
摘要:电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是促使电气设备稳定、安全运转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民生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总量和供应稳定程度的要求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高端芯片生产等高科技领域中,大体量、高稳定度的供电是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变电检修是保证供电稳定的工作环节,状态检修技术是变电检修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变电检修领域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变电检修;状态检修技术;应用
1 状态检修技术概述
状态检修技术是一种根据变电设备运行情况、运行状态开展检修工作的技术。检修人员通过对比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历史运行档案来判断设备的运行质量,判断变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1]。状态检修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变电设备运行风险,在保证变电系统供电稳定的前提下制定维修计划和方案,提高检修人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让一次停机维修工作有更大的收获。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变电系统无效停机维修的次数和耗时,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为用电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用电体验。状态检修技术包含众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接头状态检修、带电作业状态检修、抗热材料状态检修等,通过这些细节组成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停机维修,能够有效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变电检修中想要充分发挥出状态检修技术的作用,检修人员需要制定细致的状态检修制度,对整个检修流程、检修顺序、检修对象进行严格规定,帮助后续的实际检修工作人员快速判断并固定故障问题、故障位置、故障处理方式,判断是否需要停机进行维修,有效避免无效停机影响供电稳定,有效避免故障扩大影响变电系统运转导致无防备停电。
2 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2.1 对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判断
针对变电设备来讲,监测状态是开展状态检修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检修人员可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三种:第一是计划停电监测,监测变电设备在运行、停电、启动等状态下的数据和表征变化,判断变电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和异常;第二是在线监测,通过仪表、传感器实时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和表征,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变电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或故障;第三是检修人员利用手持设备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表征,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情况。在检修人员对变电设备进行异常或故障的状态检修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和表征,根据状态参数变化和表征变化来进行判断,避免盲目主观判断影响后续的实际检修工作开展。目前,在线监测在企业中比较常见且实用,这种将仪表、传感器等设备连入软件平台,实时采集传输设备运行状态的方式,能够对变电设备实现24h的全方位监督[2](如图1)。检修人员通过观察参数的变化趋势或系统的故障报警来进行设备状态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设备检修,避免故障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扩大,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供电。
.jpg)
2.2 判断状态情况提出检修方案
检修人员通过停电、在线、手持设备进行监测设备后,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设备状态情况,根据设备状态固定异常和故障,并提出检修方案。在拥有较为准确参数参考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检修方案,能够相对准确地完成对变电设备的故障排除,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保证企业的运行稳定和安全。想要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变化和表征变化准确判断故障,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是指将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表征与同类型、同线路的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同类型设备中是否存在运行状态异常的设备。纵向是指将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表征与设备的历史参数、表征进行对比,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的运行状态之下。进行初步判断后,检修人员应当对获取的参数进行更深入的整理和分析,结合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参数范围进行判断,提出针对变电设备现状的检修方案。在进行状态判断时,检修人员需要重视对线路接头、设备外壳、抗热材料等部分进行判断,判断变电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的运行状态。若接头发热则说明接头处出现了问题,可能存在氧化、破损等情况,若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处理,不仅会影响接头处的安全,还会形成过量的电能消耗。若设备外壳不该带电的部分带电了,说明设备中有线路或元件出现了漏电问题,或设备的接地线路出现了故障,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让变电设备变得十分危险,威胁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变电设备线路一般使用具备抗热性能的材料包裹,避免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因电阻而过度发热,从而影响线路的稳定,或造成电能不必要消耗。若检修人员发现抗热材料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更换质量过关的材料,避免设备运行中出现热故障,保证设备的散热效果。
2.3 对检修后设备进行全面检测
检修人员通过参数和表征判断变电设备的故障后,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和处理,也不能忘记对检修后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维修后检测主要包括主体、元件、线路、仪表和测量装置。针对一些二次设备完成维修后,检修人员还需要完成继电保护装置、控制装置的检测,确保这些装置能够顺利启动和运转,与变电设备一同保证变电稳定。在全面检测环节,检修人员还可以用变电设备的参数和表征对检修后设备进行状态判断,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变电系统的稳定供电要求。通过维修后检测的设备才能够真正投入系统进行使用,这样的设备是保证企业稳定供电的保障。
结束语:电力企业的供电稳定性是通过设备的稳定运行来实现的,状态检修技术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判断设备是否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需要排除。这样完成判断后再进行维修处理的检修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节约企业在设备维修上的时间和资金消耗,延长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检修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状态检修技术,并在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中熟练应用,充分发挥这种技术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伟. 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J]. 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4):79-80.
[2]冯亦佳. 变电运维检修中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实践[J]. 居舍,2020(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