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下   作者:马存涛
[导读] 文章根据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在整体上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泰安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马存涛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文章根据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在整体上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1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
        混凝土墙板是一种基础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其带来的后果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更加严重。目前,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大多采用多层复合板施工,施工过程具体如下:首先计算建筑墙体尺寸,利用精密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其次进行组装,需要在模板上方的固定位置钻一个螺栓孔,在圆孔上刷好油漆,注意这个过程中不能碰到板面,否则墙面会被污染;最后,混凝土的底部需要进行多次固定,详细方法可以参考柱模板底部的固定方法。
        1.2框架柱施工技术
        稳定准确的基础框架才能保证模板的放置比较稳定,在进行框架柱的施工时,螺栓需要安装在指定位置的另一边模板上,然后利用螺栓进行收紧,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两边的框架和前面模板固定好的位置形成一个整体,之后需要进行轴位置和垂直度的检查。浇筑混凝土时,要提前预留一个可以容纳钢筋头的位置,从而保证如果出现错误,施工人员可以进行修正工作。并且在建立柱模板时要建立安全防护栏,这不仅会保障后续工作的进展,同时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1.3顶板模板施工技术
        屋顶搭建高大模板时主要由钢管脚手架搭建,在支持顶板时,脚手架必须按照设定的位置进行摆放,以确保屋顶模板的建立,这也是相对于其他建筑部位高大模板施工时一个最显著的区别。顶板模板施工技术中,顶板主要由主龙骨和次龙骨两个部分组成,二者的位置不同,但都是垂直搭建,可以利用胶带贴紧海绵条,有效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在交叉处接缝节点处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加固。
        1.4拆除模板技术
        拆除模板技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后续工作的稳定推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和监督,首先需要确定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标准,防止出现开裂坍塌的情况,然后确定拆除流程,并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顺序性拆除,一般按照“最终拆卸的是第一个模板”这个原则进行,拆除过程中需要保证重心的稳定,而重心的调节可以通过顶部支撑头的改变来进行。
        2建筑中利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出现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这其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是关于剪力墙的一些质量把控问题、对于阴阳角进行拼接的节点问题、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在进行建筑高层施工过程中,比较难执行的是对剪力墙的施工,其中往往会由于剪力墙接茬时出现错位茬的现象,以及接口处不平整而带来的漏浆和空气进入促使马蜂窝面的现象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在进行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过程中,对于搭建支撑构架的工序不达标,或者操作人员的马虎,都会导致地平面的平直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也会造成错茬的现象。在进行拼接时,要保证对拼缝节点进行细节处理,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就不会出现涨模的现象。如果出现了涨模,在最后进行拆模的时候,就极有可能会造成蜂窝麻面的现象。在进行阴阳角拼缝时,也要留意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一切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阴阳角的拼缝,节约工程成本。同时对于在剪力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材质质量不佳,所以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钢管的厚度不符合标准,从而无法达到对墙面进行巩固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模板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频率过高,其质量就会下降。最终进行脱膜的地板面会出现翘边等质量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如果在进行高层模板施工技术中,由于施工所需要的成品不符合标准,以及达不到标准的加固要求,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会因此增加。
        3建筑工程施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优化措施
        3.1严密的设计计算
        高大模板施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工程需求进行现场分析,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基于此,要采用多样化措施严格控制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从实践角度看,可从模板的设计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调控,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模板设计过程中,要对模板各项参数进行精密的计算,提高模板应用的准确性,方案设计完成后,要由管理人员进行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解决高大模板建筑支架中的设计问题,高层建筑也更加稳定,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3.2
        3.2加强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加强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力度,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每个环节的对接工作,协调好模板的对接性。对于模板安装,要落实现场施工管理情况,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组织现场工作人员有序施工,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性,模板控制支设标高是有一定要求的,可在模板的支设处构建高位点,拉通小白线。根据模板支撑结构计算出模板立杆的力矩,不能随意变动立杆的间隔距离,对于扣件式钢管支架一定要拧紧,防止扣件松动引起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扣件拧紧后,需对扣件扭力矩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正常情况下,支撑结构在完工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成,需有专门的人员看守混凝土模具,保护模具的稳定性,避免模具出现损坏,一旦发现问题,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及时进行修复,不能延期处理。
        3.3错开并加强钢管接长节点
        不同的建筑结构,其模板支撑结构搭设高度和跨度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基于结构高度和跨度的不同,模板稳定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对杆件进行适当的加长处理。单从理论方面来说,如只考虑杆件的轴受力情况,忽视钢管接长节点对支撑结构的影响,会使最终的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工程稳定性更多的是依靠钢管接长点进行调控,所以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侧重于对接节点位置进行合理的布设,保证节点位置符合工程安装需求。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标准规范化施工,杆件之间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相邻的扫地杆对接接头不能处于同一范围内,对接接头沿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要低于500mm,一些受力较大的立杆,在立杆头部位置要进行加固处理。
        3.4注意模板拆除控制
        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对于支架拆除区域设立警戒标志和拆模提示语。拆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注意各个环节的有序对接,拆模与模板安装的顺序恰恰相反,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墙柱模板的拆除要符合标准,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2MPa,这样在墙柱拆除过程中才不会对墙体造成损伤,一般是先拆外墙,然后拆内墙外侧模板。拆除满堂脚手架的时候,要一步一步进行,先拆除剪刀撑,然后再到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最后以拆除斜撑结束,钢管和扣件要及时运输到楼面,禁止直接抛到楼面。模板拆除完成后,需将钢管和扣件全部清理干净,运出施工现场,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和维护。
        4结束语
        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避免在施工环节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造成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安全事故以及造成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胜利.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J].建设科技,2021(09):109-111.
[2]郑丽.水中段少支点钢管柱+盘扣架体盖梁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03):96-98.
[3]刘传礼.高层建筑模板支护的施工措施[J].砖瓦,2021(05):17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