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下   作者:杨慧
[导读] 2018年4月10号下午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更有效”为主题的研训活动,笔者有幸以上课的形式为大家带来这节复习课,该复习课是笔者在我校省级课题《初中课堂小专题深度探索的案例研究》的引领下,就数学课堂小专题深度探索的案例研究方面所做的尝试.

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杨慧

        2018年4月10号下午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更有效”为主题的研训活动,笔者有幸以上课的形式为大家带来这节复习课,该复习课是笔者在我校省级课题《初中课堂小专题深度探索的案例研究》的引领下,就数学课堂小专题深度探索的案例研究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案例描述
        笔者选取了(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领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领会不同知识和方法的特点和本质,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本章教学的复习课,笔者把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突出化归与转化思想,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本质是“消元”,即把“二元”化为“一元”.让在学生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再一次真正感受到转化的思想和消元的方法,从而可以轻松地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情境创设
        (一)请指出题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 :五张图片来自不同学生的课后作业题,利用这这五道错题分别复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策略.
        从学生平时作业中的错题入手,让学生在订正中回顾本章所有知识点,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又起到了对知识点查漏补缺的效果.
        (二)例题教学

       
       
  例2  3月28日下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到小桃园活动.休息时,小宇买了1甁纯净水和3支同样的冷饮共花了15元;小明买了同样价格的同样2甁纯净水和7支冷饮共花了34元.活动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需要,分别买了同样的纯净水9甁、冷饮28支(价格都不变).请问我们需付店家多少元?
        “方程”是现实生活十分重要的数学模型.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编写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并使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设计意图 :例2是求商品单价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学生多一次经历由问题到方程的建模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例3  一列快车长230m,一列慢车长220m,若两车同向而行,则快车从追上慢车开始直到完全离开慢车需要30s;若两车相向而行,则快车从与慢车相遇开始到完全离开慢车只需要6s . 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题,由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缺乏,新知识的系统整合不到位,导致审题不清,甚至产生对应用题的恐惧,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思维方法:实物演示、画线路图等.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章所学知识,整理知识结构图.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学生经历整章知识的生成与建构过程,整体把握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呈现出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思想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反思
        1.情境创设的“得”与“失”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好情境,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错题的呈现让学生产生了好奇:这是谁的错题?错在哪里?如何改正?错题的分析与矫正由错题学生本人完成,笔者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的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课后,一位男孩(平时沉默寡言)从我面前经过,满脸的忧愁,“怎么了?”我问到.“老师,你拍下的错题图片中,有一张是我的,大家认出了我的字迹,这样感觉很没面子…”虽然我说明了用意、耐心地开导、真诚地道歉,但还是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他内心的顾虑.我只考虑了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如果在错题整理时我再费点心,这样的伤害应该就不会发生了,我也自悔中…
        2.例题教学的“喜”与“忧”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纯粹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例2来自于一次课外活动:每周三下午有两节活动课,3月28日天气不错,我便带着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小桃园公园游玩.活动快结束时,班上的一个孩子看到一路人在吃冷饮,便对我说:老师,你请客,买冷饮!“可以啊,不过你得给我个理由,为什么要我请客?”“喜欢跟妈妈要!”孩子小声嘀咕了一句,满脸通红.我为之一震,这是一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双“后进”的学生,在他眼里,我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母亲,“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不是与他沟通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吗!“好啊,不过大家口味不一样,你去统计一下,告诉我买什么品种,各多少根,共需多少钱.”我欣喜地答应.孩子一路小跑:杨老师请客,快说你们吃什么!孩子们是开心了,但我的担心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万一孩子吃坏了肚子怎么办?一次无意间的活动,不仅仅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素材,还提供了转化一个“学困生”的机会.
        例3是一道经典应用题,相比例2难度增加了很多.课堂上,笔者借用儿子的两列火车玩具进行实物演示,并分析了线路图,从而找出相等关系.本题求出的两车速度分别是162千米/小时、108千米/小时,学生求出这个答案,在下面小声嘀咕:这火车真慢!我顺势引导到:是啊,当年162千米/小时就算是快车了,我刚刚工作时,正是世纪之交,南京到北京大约1100多公里,当时到北京出差,一般是坐T66(南京西--北京)卧铺车,第一天晚上23:52 出发,第二天上午10:23到达,共耗时10小时31分;如今呢,复兴号CR400系列最高时速可达400多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从南京到北京,乘坐高铁最快只需3小时13分(2018年4月10日铁路实施新的运行图后).再与古人相比,明清时期,从南京到北京主要是走水路,坐船从南京到扬州的瓜洲进入京杭大运河,最后到北京,一般要30天,如今最快只需3个多小时(当然,飞机更快),这就是科技的进步,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先进的科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一代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辛勤研究、刻苦钻研获得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从小打牢包括数学在内的坚实的知识基础,将来说不定依靠你们的研究,还能进一步提高列车时速,两小时、一小时到北京或许都不是梦想.

       

        例题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问题的设计,让所学知识“活”起来:解不变,方程在变;方程不变,表达的实际意义在变.课堂采用了同屏的教学手段,节省了学生板书的时间,很好地展现了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现思维活动,达到一定思维复习效果.
        3.课堂小结的“新”与“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结的方式有多样性,是选择传统的知识点小结,还是新型的微课法,亦或是其它的一问一答形式、“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等?在经过多次考虑后,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整理出本章知识结构图.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所必须追求的最大价值.本节课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载体,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切入,重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学生所做的错题,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解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既有尝试解特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过程,又有感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从而满足学生感悟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发展能力与个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小青.经历过程化探究 实现符号化抽象.初中数学教与学【J】. 2015.10
作者简介:杨慧,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曾获得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先进工作者、鼓楼区教学先进个人、鼓楼区德育先进个人、鼓楼区师德标兵,所带班级获南京市先进班集体。
姓名:杨慧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11月
籍贯:江苏省滨海县
名族:汉族
单位: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学历:本科
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德育
邮编:210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