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王宁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王宁
[导读] 公路的使用情况需要公路管理人员格外关注,公路质量问题要引起格外的重视。

420281****03195713  王宁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1

摘要:公路的使用情况需要公路管理人员格外关注,公路质量问题要引起格外的重视。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进行公路的定期养护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公路养护的水平,是现阶段道路施工工作研究的重点。为了让公路的使用效果不断提高,通过本篇文章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施工;养护
        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各个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使公路的质量得到保障,不断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就需要加大对公路的养护力度。通过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权威的调查,选择最合适的养护方法,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应用预防性养护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的使用。
        1.沥青路面受损状况的概述
        1.1较常见的沥青路面受损状况
        最常见的路面受损问题是路面开裂,路面发生开裂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常见的有横向开裂和纵向开裂,另外还有块裂、龟裂等等。车辙也是一种常见的路面受损现象,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较难处理,不过公路中出现车辙的地方却很多。坑槽的出现也会对路面整体平整度产生影响,这主要产生于路面使用过程中车辆运行的长期碾压,压力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使沥青路面的局部变形或脱落。以上这些都是会造成沥青路面受损的常见现象,对路面具有很大的影响,不能够保证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
        1.2导致路面受损的原因
        导致路面开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合料没有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配比,那么很容易使路面产生开裂。另外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车辆通过路面经受长期的碾压,由于承受的作用力不平衡,会导致路面开裂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受环境条件影响,路面常年遭受水蚀以及低温等,这些都是是诱发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车辙主要产生于高温天气,路面常年暴露于阳光下,沥青路面由于自身性能问题,在温度较高时,抗压强度会发生变化,车辆经过改变了路面的压力,进而产生了车辙。坑槽现象的出现主要来源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合理。路面沉降问题或者产生开裂的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长此以往形成坑槽。
        2.在路面养护过程中融入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2.1了解养护路段的基本情况
        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于路面养护工作里,需要先对养护路段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解。对于养护路段所处的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变化情况等等,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了解,通过分析公路的现存状态以及损坏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根据道路使用的年限以及道路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精确的控制公路的质量,找到容易发生损坏的关键位点。在日后常规性巡查以及定期维护时,抓住重点进行及时有效的路面损坏修复,避免道路损坏问题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缩小路面损坏的影响范围,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节约公路养护资金的支出。
        2.2目前经常运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是对路面的排水系统、路面坡度以及沥青路面等几个方面进行养护,在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能够使公路的寿命延长。
        对排水系统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需要根据路面积水的多少分析积水对路基稳固性产生的影响。根据路面发生的变形状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加大对路基排水系统的管理,通过进行预防性的养护,每天对公路的状况进行检查,清理公路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的性能不受影响。对于经常遭受水流冲刷的位点,需要运用相关措施避免冲刷。如果排水状况不好,要进行开槽或清理等方式将积水引出。 密闭性差的区域,地表水容易渗入路段内部,因此需要运用薄层罩面或封层的方式,避免积水下渗。


因此只有确保排水系统性能正常,才能够避免防渗水现象对公路的影响。
        进行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时,首先对公路的边坡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预防公路边坡塌陷造成的路面受损问题。边坡进行预防性养护,通常通过栽培绿植、设置防护网等方式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是定期对防护网的状况以及绿植的生长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防护网破损或者绿植死亡,要进行及时的更换。挡土墙也需要养护人员定期检查,如果发现挡土墙塌方,要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避免损坏部位越来越大。为了改善公路边坡的土质状况,可以在上边坡设置截水沟渠,下边坡要尽量多地种植绿色植物,不仅达到绿化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对边坡进行加固。栽种绿植时,可以运用土工格植被稳固边坡的形态,降低边坡坍塌事故的出现。边坡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是对于边坡植被进行的培养和维护工作,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植被的生长状态,避免植被坏死,失去护坡作用。
        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主要是解决公路的受损现象,比如沥青路面出现开裂时,会使得路面积水下渗导致路基受损,失去稳固性。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全面具体的对路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路面开裂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避免裂缝进一步延伸对公路造成更大的损害。进行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施工时,可以运用稀浆封层技术,这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运用规范性的养护手段进行。在材料准备阶段,按照科学合理配比,施工过程中,按照严格的工艺操作开展。通过机械或人工铺摊的方式,全覆盖的对路段进行铺设,做好防护工作,构建保护层,达到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效果。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3.1对沥青路面的状态进行定期检查
        在沥青路面使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工作,这对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时,最基本的工作便是进行定期检查。进一步对沥青路面的状态作出了解,可以借助机械设备对路面的结构以及承压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机械设备数据显示,掌握路面深层次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合理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进行深层次的养护。
        3.2量化区分沥青路面的指令状况
        开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时,为了提高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水平,可以对于沥青路面不同位点的质量状况进行不同的区分。根据沥青路面的受损情况可以将路面质量状况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质量量化区分。通过量化区分掌握路面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而根据沥青路面的基本情况选择最佳时期,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案,通常情况下,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时间节点是否正确,路面养护具体方案是否合理,跟沥青路面质量量化区分结果有很大的联系。
        3.3提高路面养护的机械化水平
        目前我国道路养护机械设备的性能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保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公路的性能水平,就需要相关企业单位不断学习,进入深入的研究,掌握先进技术的基本要领,不断完善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达到预防性养护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
        总结
        为了使我国公路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延长沥青公路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对公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通过进行养护,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损坏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对其进行修护,提高养护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耀华.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J].交通世界,2020(29):72-73.
[2]叶德存.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冶金与材料,2020,40(05):109-110.
[3]次仁索朗.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J].四川水泥,2020(08):288+290.
[4]张贺瑞.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科技风,2020(2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