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泥土裂缝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刘文
[导读] 我国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水平飞速发展,混凝土与各建筑冮程的融合效釆也越加理想。

北京鑫雅市政建设工程处  刘文  1000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水平飞速发展,混凝土与各建筑冮程的融合效釆也越加理想。对亍市政桥梁建筑冮程来说,混凝土质量与最终的市政桥梁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有着査接关系,但是混凝土在实际浇筑时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浇铸工艺、配合比、振捣效果以及养护质量等。任何环节的操作都会对最终的混凝土施工工芑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整个市政桥梁工程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此次论文也从混凝土裂缝问题着手,分析裂缝原因,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的市政桥梁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市政桥梁;混凝土裂缝;问题;防治策略
        引言
        在桥染计运营管理、施工以及监理等各个方面。所以,造成混凝土桥梁裂缝形成的原因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有可能是设计出现了纰漏,也有可能是施工质量较为低劣,或者是监理能力不足等,所以,要想了解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定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1裂缝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结构的裂缝现象存在很多种类,所有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都会存在裂缝,只是其情况有所差异。我们可以把建筑物裂缝分为无害裂缝与有害裂缝两大类:第一,所谓无害裂缝,就是指这种裂缝对最终建筑物的结构影响较小,可被认为是无害的。但是无害裂缝也对工程质量有着一定警示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该建筑物是存在一定质量风险的。第二,有害裂缝。其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影响较大,其产生的原因大多与建筑物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管理等环节有关。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时出现了较为重大的失误或是错误,导致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力以及变形能力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稳定性。此类裂缝在很多混凝土工程中都有所发生,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需要重点防治的问题。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人肉眼所见范围把混凝土的有害裂缝分成微裂缝以及宏观裂缝”。
        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侵蚀性介质腐蚀
        由于侵蚀性的介质在腐蚀作用下形成的混凝土裂缝,一般都是和混凝土的结构内部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有关。当这些化学成分和外界某些具有侵蚀性的介质产生接触后,便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对混凝土结构的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严重者还会威胁到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2.2混凝土收缩造成
        混凝土凝固之后,一些水泥颗粒会和水分相结合,使得混凝土的体积减少,这种现象称之为凝缩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水分蒸发之后体积也会缩小,这种现象则被称为干缩现象。干缩现象和凝缩现象统称为收缩现象。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从表面到内部干燥的过程,所以表面发生的搜索面积较大,而内部的收缩则较小。这种不均匀的收缩现象,使得表面混凝土承受了较大的拉力,内部的混凝土则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果表面的混凝土拉力超过其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出现收缩裂缝。
        2.3冻融破坏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现象主要表现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裂缝和孔隙,路桥建成之后,如果碰上下雨天气,雨水会通过孔隙慢慢渗透到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当外界当温度降到零点或者零点以下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孔隙当中渗入的水分就会发生冻结膨胀,进而使得混凝土的孔壁受到压缩而    出现变形。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外界温度不再处于零点时,混凝土孔隙中已经结成冰的水分会慢慢融化,使混凝土孔壁产生一定的拉力。在旧桥工程的多年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经过多次的反复冻融后,其结构本身便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2.4材料选配和施工工艺不当
        使用了过期的水泥,骨料的含泥量过高,水泥中的含碱量超标,水泥水化热以及骨料石灰石等问题。


混凝土的拌合设备是500型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拌合的时间较短,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均匀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形成混凝土的水灰比超出设计用量。如果水灰比较大,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干缩量过大,从而发生干缩裂缝的问题。
        2.5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
        混凝土受到阳光照射、夜间降温、水泥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冷热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膨胀或者收缩而形成温度应力。如果温度应力超出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裂缝。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也会形成裂缝。在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时间过长时,就会使得水分蒸发而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塌落的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不规则的网状裂缝等。
        3市政路桥裂缝防御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首先,需要对水泥的强硬程度、骨料的直径和抗压度等相关标准实施严密的试验筛选,确保混泥土的相应组成部分均达标;其次,对原材料的运用既要和工程技术需要相符又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尤其是针对混泥土的配置比例,要在严格按照相应规范的本质上,需要开展多次规程实验,这样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到最适合的施工环境和条件配置比例,而且按照外部环境的改变适当调节搅拌用水量,这样才能有效将混泥土的变形程度降低至能控范畴,极大限度的确保其抗裂性。
        3.2合理设计荷载及道路桥梁的布局
        在设计阶段,有关的技术人员应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解的原则,对可能会对道路桥梁载荷发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思考,对道路桥梁实施全方位的规划,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基础过程进行规范的布局。在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接连对道路桥梁的载荷实行观察和调研,并如实确保相应的环节和施工阶段均能够满足载荷需要,并留有相应的余地。
        3.3注重施工过程温度的变化
        在进行调配时,经过运用干硬性混泥土、加入添加剂等方法来减少混泥土的水泥比例,并且应将碎石采用冷却处置,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搅拌混泥土浇注时的温度。在高温天气实施桥梁混泥土浇注时应适量降低浇注厚度。致使浇注层面能够更好的达到最好的散热成效。此外,也能够在混泥土中埋设相应的水管设施,经过水循环的效果来降低混泥土得出热量;在进行拆模的过程中,若是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表面保温,这样才可免除混泥土表面出现急剧的温度改变。
        3.4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钢筋生锈、腐蚀问题时,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达到质量标准要求。采用高等级、高性能的防腐材料进行钢筋的防腐工作,是施工材料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性能。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化学物品对施工中钢筋材料的损坏降到最低,有效防护钢筋材料的生锈、腐蚀,最大程度保障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桥梁裂缝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其对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应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技术指标实施设计、施工及监督看,有效增强巡查和监管,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将其隐患扼杀在摇篮里面。有效增强对桥梁混泥土裂缝的认知,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将道路桥梁混泥土裂缝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解及总结,将相应的防范措施、监管层面的措施与施工品质管控及具体规范的技术手段联合在一起,寻找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可行性措施,较大限度的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促使我国道路桥梁建筑事业能够更加迅猛快速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晓敏. 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其防治措施论述[J]. 商品与质量, 2020, 000(007):137.
[2] 曾玉昆. 浅析路桥工程建设中的裂缝成因及其防治[J]. 建筑技术研究, 2020, 3(8):64-65.
[3] 李曹平. 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2):955-956.
[4] 吕海峰.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J]. 价值工程, 2020, 039(006):22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