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处理以及结构设计探讨 胡月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胡月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常会遇到地质条件不佳的情况,如湿陷性黄土、淤泥、液化土层,又或是建设方对于建筑地坪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对于这种项目,为了保证其基础或地坪的承载力,必须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提升其承载力。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一些较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如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桩法等。

1304321989032***2X  胡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常会遇到地质条件不佳的情况,如湿陷性黄土、淤泥、液化土层,又或是建设方对于建筑地坪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对于这种项目,为了保证其基础或地坪的承载力,必须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提升其承载力。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一些较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如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桩法等。在设计中选用这些方案时,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造价比较,选择成本最为经济、效果最好的地基处理方案。
关键词:地基处理;地基结构设计;桩基础
        引言
        建筑地基处理具备复杂性、严重性、困难性的特点,实际工作中,需依照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合理设计地基结构并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以确保地基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使其达到最佳的建设预期。地基施工中,结合施工需求合理选用DCC灰土挤密、碎石桩结合强夯等地基处理技术,有利于地基处理效果强化,为建筑上部施工提供更有利的施工条件,同时发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及经济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地基处理及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性总结。
        1地基施工技术的概述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来处理地基基础,有效防止地基基础出现沉降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降低房屋倒塌的可能性,提升房屋建筑的承载能力。
        2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
        2.1优化绘制施工地基的图纸与预压处理方法
        建筑这个行业的发展,图纸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只有通过图纸上全面的设计,经过检测合格才能去落实。而设计当中也是最容易影响建筑效果的,倘若设计人员在建筑图纸设计上稍微出现一点差错,落实的建筑就会存在很大麻烦,同时在进行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时,混凝土设计也是受图纸设计而落实的,而混凝土在地基施工中是重要的核心,设计人员在设计混凝土构建时,出现了细节上的差错,施工时呈现的效果就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将影响到地基的建设,对于地基后面的施工承载度降低,就会出现地基运用时间差。例如,当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图纸设计时,没有将混凝土的运用比例呈现出来,建设人员在实施时也会接着存在同样错误,由于运用混凝土不合格,就会出现建设混凝土裂缝或其他现象,所建设的地基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2通过智能优化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施工
        面临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所实施的工程也更加具有保证性,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但在地基施工方面依然要加强管理。由于地基建设是一个房屋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的根基,如果出现差错,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为避免这一点,我们在建筑地基工程时,就可以通过智能优化来对地基落实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检测,通过检测考虑到地基落实的土地质量和建设的环境,从而考虑施工的方法和对材料的运用,更好地达到工程建设的一致性,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方向。
        2.3地基加固技术提供侧向的支护
        在地基建设中,地基加固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地基建设更加坚固,对地基建设起到防护的作用,例如,当工作人员在实施工作时,应加强对地基的加固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达到了人们满足的成果,也能更好地保障建筑在生活之中的稳定发展性。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3.1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多用于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中土壤含水量较高,通过排水固结可显著提高地基荷载能力及稳定性。


使用排水固结技术进行地基处理时,需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多纵向安装,以借助地基上部建筑结构施加的压力,促进软土地基内多余水分充分排除,提高地基荷载水平。实际工作中常将排水固结技术与强夯技术结合应用,以实现更优的地基加固效果,在强夯过程中,土壤内水分也可有效排出。若采用该结合技术方案,需重点关注夯击深度及频率的选择。
        3.2水泥搅拌桩技术
        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水泥搅拌桩最长桩长为20m,超过20m的桩需改用CFG桩。这种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施工的成本较大,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进行地基处理施工时,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用水清洗整个管道,避免检查的管道中出现堵塞现象,下钻需要在水排完后才能继续进行;其次,其水泥搅拌桩的工艺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施工,然后悬挂吊锤,吊锤可以直接悬挂在主机上,但需要控制好吊锤与钻杆四周之间的距离;最后,控制好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水泥搅拌的配合比,水泥配置时要按照建筑材料的标准计算好相关参数。
        2.3地基施工中强夯地基技术
        强夯地基技术主要依据是高空抛物的原理,通过跑出物体来提高地基基础的密度和坚实程度。一般情况下,进行强夯地基技术是选用重力较大的锤子,将这个重锤从高空中扔到地面,使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重锤的重量大约在二十斤左右,抛出重锤的高度最好在20m。这样才可以使高空中进行自由落体的重锤得到强有力的夯力,从而加固地表面土质的密度,增强土质的抗压性能,防止地基压缩过度。强夯地基技术应用广泛,最常用的就是在一些砂石的地基当中,特别是地基处于未饱和状态的地基基础,运用强夯地基技术的连续性,可以对路面夯实加固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4碎石桩结合强夯技术
        地基处理中将碎石桩与强夯技术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荷载能力及强度,确保排水固结作用效果发挥到最佳。施工过程中,依照碎石桩分布位置使用专业机械进行强夯施工,合理控制冲击力大小,将碎石桩充分击散,促使碎石不断挤入周围土层当中,提高周围土层中碎石密度。该技术施工要点在于强夯环节的把控,要求严格控制强夯深度、轻度及频次,避免出现过大的夯击误差反而影响地基稳定性。其中,夯击强度可依照夯击深度、地基实际荷载能力、土壤条件等确定,夯击深度则需要根据土层厚度、湿陷性等级进行确定,图2为碎石桩结合强夯技术施工流程。
        2.5地基施工中其他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具有创造性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器渗透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地表面的平均水位线。不管是什么样的地基施工技术,要想处理得当就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设计,给排水系统也要科学、系统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对地基进行定期加固。同时,也可以使用爆破的方式来进行地基基础的处理,选择一种合适合理的震动方法来缩小地基不同土质之间的缝隙差别,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地基承受能力。
        结语
        总之,随着房屋建筑环境和要求的提高,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无疑是重中之重。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方法措施很多,我国有些地基处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不停的发展中,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保障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掌握地基构造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加固建筑地基。在具体应用中,针对情况灵活使用,通过智能优化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施工,有利于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帅.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46-47,50.
[2]赵保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44-45,62.
[3]宋颜培,俞希楠.建筑地基基础及地下室结构设计疑难处理研究[J].居舍,2018(35):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