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措施 郝少阳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郝少阳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体系中,抗震设计始终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对此,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研究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提高结构体系承载能力、设置多重抗震防线、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等多个层面指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而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最终在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306221991050***35  郝少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体系中,抗震设计始终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对此,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研究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提高结构体系承载能力、设置多重抗震防线、加强地基基础设计等多个层面指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而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最终在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作用;措施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各项经济事业根据自身形式特点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工业生产也不例外。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使得生产产品的厂房建设更加广泛,影响着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工业厂房是进行具体工程实施的基本硬件条件,只有先确定了工业厂房才能进行后续一系列的施工环节,并且还需要考虑到安全生产问题,做好保障工作。
        1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工程方案阶段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抗震布置图设计方案。结构的性能与层间位移角密切相关。如果抗震布置不合理,地震发生时具有影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这将会使得地震产生的破坏性不断加剧,引发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建筑方案平面布局时建筑的结构工程师应该对称分布各个部件,禁止出现特殊的、不规则的建筑设计,设计师要调整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布局,经过对建筑工程结构的深入调查,多次调整后得出了最科学合理的抗震建筑施工方案。
        2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措施
        2.1合理选择建筑物建设场地
        我国一些地区因处于地震带而很容易发生地震灾害,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往往也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案,在以统一抗震目标为支撑的基础上形成合适的抗震设计体系,进而保障区域建筑工程的基本抗震性能。一方面,建筑物一般不应建造于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场地之上,同时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应严格就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类别和地基液化等级进行勘测,进而通过采用加强地基、加强上部结构、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等手段提高建筑结构在不利区域上的建筑安全;另一方面,围绕我国不同区域建筑工程,应结合其地震发生频率构建合适的抗震设计标准,通过明确抗震设计要求以节约建筑资源,进而确保建筑成本与抗震性能的协调统一。
        2.2加强专门人才培养
        站在建筑设计企业的角度来讲,必须持续根据现实需求强化针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该类人员的综合知识系统可以获得大幅度提高,从而更加科学地把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之中,确保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新型技术的有效利用。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需要配合现实需求推进相关新型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保证全体员工均能主动参与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确保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清晰掌握本人的工作方向,与此同时确保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2.3新结构
        型钢混凝土在抗剪力能力以及延性方面也高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耗能能力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变形在安全的范围内,也就避免了建筑结构因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质量问题,能够显著延长建筑结构的寿命及提升安全性。对比传统的抗震设计,没有增加成本而且降低了材料的费用。上述抗震设计中,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前两种设计。这两种设计采用的方法、措施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的机理、使用范围也不一样,因此这两种是相互独立的,在工程中可以通过协调使用起到更好的效果。
        2.4科学选取计算参考图纸和相关结构模式
        工程设计人员合理选取计算参考图纸是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结果安全的基础。在建设方案选取时需要使用和计算参考图纸相对应的方案,在进行构件的结构节点的规划设计时,必须保证计算参考图纸的误差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另外在选取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时不但需要参考其外观形状,还要参考相关设计方案的可行程度及经济指标是否合理,选取的设计方案需要符合建筑主体结构外观及内部结构的相关规定和需求。特别是对于荷载及其受力情况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遵照传力系统简明、受力状态均匀清晰的设计准则,防止出现受力集中导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刚度受到影响的情况。
        2.5完善建筑结构水平与垂直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中建筑水平、垂直方向的布局往往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一方面,针对建筑承重墙水平面,应尽量保证其平整性和稳定性,即在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下确保墙体的刚度和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建筑垂直面,除了应保障构建中心处于垂直面偏下位置外,还应提高建筑墙体的刚度要求,满足建筑物的稳定性设计需求。此外,应设置多重防震线以应对大型地震灾害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在合理结合刚度和非结构强度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进而保障建筑抗震设计的整体性。其中,当前国内建筑主要采用的结构以“填墙框架”和“底框结构”为主,前者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主体,在面对强震动时容易出现剪切破坏,且由于窗下墙的限制导致出现短柱型剪切型破坏,因此多需采用框架一体建筑结构以降低地震对于结构的破坏;后者在强震动环境下其上层建筑结构更加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应注重优化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通过提升其强地震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以增加其震动幅度的承受能力。
        结语
        目前建筑中,需要树立一个先进的抗震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设计,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实践中,应对工程实际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与地震情况等特点,利用合适的抗震装置与设计方法。技术人员也应积极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案,深入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推动抗震技术实现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工程建设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邢万宝.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分析[J].江西建材,2021(02):38+40.
[2]莫云子.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4-25.
[3]林青.简述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门窗,2019(09):114-115.
[4]刘克昭.房钢结构设计及优化改进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
[5]管致宇.房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与施工[J].决策探索(中),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