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与实现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崔悦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领域非常广,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一定效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以提高该系统的整体运行可行性与稳定性。

1306031993010***10  崔悦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领域非常广,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一定效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以提高该系统的整体运行可行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实现
        引言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电力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如何使得电力的供给更加智能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也由此而生。相较于传统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效率高、误差小、准确率高等突出优点;同时在电网中,由于发电站负担着发电、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的重要作用,而发电站的位置一般远离城市,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比较差,单靠人力无法保障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发电站中应用十分广泛。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
        相较于传统热机机械设备而言,电气系统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不仅有着更大的存储能力,而且简化了操作流程,在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此情况之下,电气系统的设计自然相对更为复杂,而且对于系统的反应速度、抗干扰性能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为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还必须确保整个系统具备极强的设施管理能力和相应效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第一,监督和电气控制功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第二,保障电气设备运行稳定,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处理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或已经发生的问题,借助增磁、减磁的相应功能,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第三,避免设施损坏,在系统实际运行检测过程中,非常容易由于电压不足等问题,导致设备遭到破坏,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此项功能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原则??
        2.1集中监控设计
        集中监控设计工作开展时,需对集中监控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由于该种设计方案,将多个功能集中于中央处理器,给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造成一定压力。中央处理器需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电气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下达相关操作指令。超负荷的系统运行,导致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集中监控工作开展质量与效果。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时,由于涉及操作较多、线缆数量较多、主机空间占比增加,进而导致信号传输的距离变大,不利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为此,笔者认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展集中监控设计工作时,应当全面考量集中监控的运行安全性与准确性,保证集中监控系统发挥出应用价值。
        2.2控制层功能设计
        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依托网络等数字化手段进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据采集、传输、控制。通过终端设备中的监测软件,实现对各终端设备运行情况及环境信息的采集,主要包括设备运行时间、设备运行故障信息及设备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信息收集为系统的控制功能提供实现基础。


信息传输是指通过控制中心传输信息指令,终端设备接收并实施相应操作,主要通过视频电缆等实现,需要根据传输距离、信息类型挑选合理的传输方法、设备。信息分析即对采集信息的处理分析,最后存入数据库。对难以自主处理的信息,应设计相应的监控提示、操作提醒,由技术人员手动协调系统工作、处理故障。控制过程的设计。电气系统控制过程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促使电气系统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运行效率。主要使用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等技术实现控制过程,模糊控制不同于专家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主要以模糊变量及推理技术为基础,以基本的运行、操作思路设计能够分析和控制被控制对象信息的模糊控制模型,通过模糊控制器实现系统控制。
        2.3远程监控设计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得到有效高。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长效性,应当进行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对系统使用线缆数量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对其运行成本进行一定节约,提高电缆材料的综合使用效率,合理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线路的维修次数。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监控时,没有建构全过程精细化监控管理体系与流程,导致实际监控工作未能达到预期要求,且部分地区硬件设备的限制,间接影响到远程监控的信号传输效率。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研究??
        3.1完善控制系统
        深入应用智能技术对提高电气系统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效率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完善电气控制系统。智能技术主要体现在直流传动、交流传动等系统形式中,直流传动系统可快速处理多类信息,结合系统运行状况、模式,分析出合理的控制方式。交流传动系统通过监测、诊断交流设备及其环境参数,减少信息定位时间,还可更好地控制负载转矩等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
        3.2培养人才加强创新探索。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
        强大优势,该系统在各种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应用,对于我国各生产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之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也在随之不断推进,想要使得该技术能够在各行各业当中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进一步帮助行业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于该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不仅要加强电气自动化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确保其能够具备实际系统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储备人才,同时加大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力度和资金投入。
        结语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设计方式。同时,时代是发展和变化的,为不断满足工业化需求,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婷婷.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03):116-123.
[2]刘晓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54-255.
[3]顾正明.探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9,25(28):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