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及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刘建仓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刘建仓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样得到发展和成熟,为此其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样展现出相对复杂且全面的实际效果。随着社会国家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生产技术成为了常见代步设备,所以在此环境下,汽车的生产数量和规模逐渐提升,其基础设备技术性能得到重视。

1301281984062***32   刘建仓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样得到发展和成熟,为此其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样展现出相对复杂且全面的实际效果。随着社会国家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生产技术成为了常见代步设备,所以在此环境下,汽车的生产数量和规模逐渐提升,其基础设备技术性能得到重视。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汽车智能制造;应用
        引言
        自从我国进入到WTO之后,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尤其是针对工业领域来说,我国制造业技术正在积极创新,为工业领域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契机。机电一体化作为当代工业技术发展主要领域之一,可以有效的将制造工业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促进我国工业领域信息化开展,切实有效的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1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
        在汽车制动系统内部结构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不同领域中属于各种技术的集合,是在多种技术集合的基础上开展的全新高精尖技术,同时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其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机械生产模式,同时以此作为基础,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所生产的汽车产品相比传统技术生产产品过程中,普遍具备相对明显的优势和长处。
        1.1高安全性
        在汽车机械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一体技术环境下的生产技术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际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其技术一旦遇到故障或者问题,则可以利用自动化生产技术采取所对应的保护结构措施,进而有效避免产生安全问题和事故。除此之外,汽车机械生产环节上,由于机电一体化所产生产品所使用的则是电子元件结构,所以相对比传统机械模式下生产产品,最大限度降低机电一体化结构零部件以及产生磨损零件,进而减少产品故障效率,致使机电一体化产品使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相对更高。
        1.2适用范围广泛
        在汽车生产和质量范围内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有效完善生产产品的基础使用性能,一定程度上,还不会受到传统机械生产技术下的约束和限制性,其技术自身具备自我控制、调整、校验以及保护等多种模式下的复合形态功能,所以,此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程度下的实际要求,相比传统机械生产技术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2.1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机器人可以将信息系统中的操作命令接收,并根据技术人员提前设定的程度来进行工作,这样能够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在研发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时,科技人需要融合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汽车工业机器人的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技术人员按照人类手臂的形态模拟研发出了机械臂,在研发这种元件时,技术人员需要引进精度更高的电子机械技术来使得机械臂的动作更加灵活。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保证机械臂所配套传感器的感知性更强,使得机械臂能够仿照人类手臂功能来完成同样的工作。


其次,在智能机器人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使得机器人的导航功能能够自动完成。同时,机器人还可以对生产线上产品进行标识,这样可以保证机器人装配的精准性,并保证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程度来调配产品。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引进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科技,这样能够保证机器人分类的合理性,提升工业化操作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厂生产效率,还能优化产品性能,为工业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例如,在领克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汽车焊点过多,为了焊接之后的车身细腻外观,领克工厂引入世界顶级KUKA生产线,采用零件尺寸精度达到0.05毫米激光熔/切割焊接技术,506台机器人同时开工,主焊线自动化程度达到100%。
        2.2在机器人作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机器人本身就属于高精密度制造设备中的主要类型,在何种环境下工作中会影响到机器人内部的构造元件。出于保证机器人运行稳定性的目的,工业企业需要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对机器人作业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在维护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机器人的实际运行状态来对运行环境进行控制。同时,管理者还要保证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配套设备都处在具有合适湿度、温度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尽可能避免机器人由于受环境因素限制而导致生产工期延误。例如,现代数控车床与机器人完美配合,在数控车床上下料,机器人一拖二,全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让工人可以从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2.3在检测机器人核心元件中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部件中,各个运转轴关节处的减速器占据了其中的关键地位。出于保证机器人稳定运动的目的,技术人员必须将振动传感器配置在所有减速器当中,如果机器人的实际数据能够和机器人的振动状况保持同步,就代表机器人处于稳定的运作状态。如果机器人的振动过于频繁,而且振动的幅度并不小,这就代表减速器出现了问题。另外,技术人员应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的方式来检测机器人各个减速器的实际情况,再按照振动频率来调整数据,提升汽车工业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在机器人运动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工厂往往都是按照相应的生产需求来规划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运作轨迹的,而这项工作一般都是依靠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技术人员必须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在计算机中录入企业生产位置和机器人运动方位等信息,然后就能够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来对转动轴的运动量进行计算,同时计算机还能够结合运动学原理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工控机中的驱动设备来向所有驱动电机发送计算数据,为运转轴提供稳定作业的动力。使得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计规划的轨迹进行运动,而企业也能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生产作业。
        结语
        在智能化的制造生产管理中,结合制造业和多种先进的技术形式,在生产管理阶段需要提升其经济效益。要注意的是采取机电一体化的形式,通过技术的不断落实,优化技术工艺,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此外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影响比较大,如何顺利的开展整体生产流程是关键,通过合理化的管理之后,保证企业生产综合效益,从而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永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020):228-229.
[2]王丽华,姚君霞,高小焕.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17):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