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 万里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万里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电力系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

1306271991102***77  万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电力系统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
        引言
        电力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我们这种人口大国,用电量巨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着助推作用,优化了整个系统,提升了运作效率,同时保障了安全,从而推进了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进程。电气工程不仅是目前高新技术的电气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还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在电气工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能够提升其自动化水平。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逐渐加入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确保电力工程效率水平的提高。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合理应用主要是借助自身的自动检测技术以及自我监控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调控管理。如果发生电机系统故障,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以及远程操控及时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应的人工成本。
        2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的特性
        2.1先进性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评价电气工程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准。在产品生产时,可以有效地体现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先进性,运用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检测,在监控过程中,如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系统会将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自动剔除。产品生产结束后,为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系统会对产品再次实施自动检测,排除次品。这项技术取代人工监控技术,有效地弥补人工检测中的不足。
        2.2一致性
        传统的电气技术和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区别很大。在过去的生产中,当操作相关设备时,会因为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比如,工人在操作机器时,因为操作的失误使得设备出现故障,运行受阻。在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将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致命影响,并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电气自动化的长期运用中发现其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一致性。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自动化,使得其一致性得到保证,包括功率和输出功率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预期的效果。
        2.3依赖性
        自动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的工作来完成,而电子设备使用网络将其连接到工作中。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自动化之前就比较成熟了,这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它可以转换计算结果以方便电气自动化接收相关信号的要求。不难看出电子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前提。



        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
        3.1散测控应用
        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分散测控系统中具有广泛的运用渠道。首先在分散测控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如何接收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对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作站进行有效的连接和管理,让测控系统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之下完成工作站的实际工作任务。一般来说,在分散测控系统之内,融合技术通常是由运行工程师来完成的,工程师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对自控系统进行故障维修和处理,剩下的具体职能工作通常是由运行工作人员来完成。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运行工作人员要对分散测控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与控制,综合来讲,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分散控制系统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动态检测水平。
        3.2变电站应用
        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变电站中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在传统的变电站管理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参与保障变电站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这就暴露出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并且变电精准率较差。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参与之下,变电站设备和系统的管理呈现出自动化的优势,提高了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了变电站运行的整体效率。另外一方面,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运用,能够减少变电站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投入,减少了人工工作的参与,降低了出错的概率。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动态实施全程监测,突出了变电站管理的动态特征,同时,变电站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电信系统设备,这些设备在电气系统中集中运行有可能会增加设备运行的故障概率。
        3.3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维护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作与发展的基本单位,对电力运输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变电站工程运作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尤为突出,能有效提高整个变电站运作效率与质量。我国有非常巨大的变电站数量,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部分地区的变电站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管理效率较低。因此,应科学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加强管控整个变电站的各个工作环节及步骤流程,动态监督变电情况以及设备安全使用情况,有效管理各个设备的运行过程。
        3.4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应用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将我国关于智能电力工程自动化环节中的专业理论和计算机网络高效的数据运算功能有效结合。在具体操作期间,工作人员只需将电力工程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送到专家系统里,系统就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分析问题,区别问题类型,并显示对应的处理方式。同时,专家系统还可以连接对应的电力设备,实时跟踪、记录、存储、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合理有效地察觉可能出现的故障,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十分普遍,能极大地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还可以确保设备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然而,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局限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了解有关理论的前提下,主动了解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重点特征,并清楚地掌握其前进方向,持续优化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保证该技术更好地运用到电气工程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睿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以及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