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张铭峰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张铭峰
[导读] 我国最早就是靠农业技术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意义重大。随着这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生活中机械器具的使用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成了主要形式,不仅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收益。

1309831989022***18   张铭峰

摘要:我国最早就是靠农业技术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意义重大。随着这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生活中机械器具的使用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成了主要形式,不仅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收益。现阶段,我国主要致力于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到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基于此,文章就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工程;应用
        引言
        在科学技术的推进和支持之下,我国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使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稳定性得到切实提升,有效规避机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要点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就显得至关重要。
        1应用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第一,使用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监查和控制水平。在这个系统中,需要使用到电子监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电子监控可以从很多方面以及角度来观察机械的运作状态,而且还有报警装置。如果设备不工作,监控系统会尽快报警,准确评估故障,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第二,使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前的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而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能源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效益最大化,然后结合现实情况,调整能源的供应方面,提高效率,能源也可以更好地得到利用。第三,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帮助提高机械的精准度。在设备上面安装电子系统,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机械提高它们的精度,而且可以让设备实现自动化功能。以前传统的设备也许不能达到这一点,但是现在的设备是可以达到这个优势,在精度方面是大大提高了。
        2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1监控技术的应用
        监控技术应用可以通过传感器精准获取机械的运行状态,并以数值的形式显示在仪表中,操作者通过记录观察仪表数据并与标准数据进行对照即可判断一起运行是否处于一种正常合理的工作状态。这为操作者查看各项农机数据、调整设备、保证机械正常运行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不只是观察数据,操作者还可以根据显示出来的画面来操纵设备,根据使用时的实际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调整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2.2高精度GPS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机械工程中应用高精度的GPS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GPS差分技术、超声波技术、传感器技术,然后通过相应的仪表,针对设计过程中参数进行充分的显示构建三维坐标,然后再把详细的信息在计算机设备上进行精准有效反馈和呈现。高精度GPS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针对机器设备进行精准的定位,然后对于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能够使现场工作人员及时有效发现问题的根源,把握故障的根本成因,然后对于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机械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使其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2.3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目前,随着高效农业、节能农业和集约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正逐步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电子信息技术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机械的操作人员来讲,电子信息的使用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关于农业机械的信息,他们可以远程对设备进行观察和操纵,操作变得更加准确,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也会变得更加流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2.4CAD技术的应用
        考虑到农业机械设备的复杂性,需要进行一定的测量与计算才能实现机械的流畅与稳定使用。其中,相关计算量比较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来进行,因此CAD技术是在结合数据图形设计、网络通信多种技术的基础之上形而成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通过CAD技术,可以在丰富的数据、信息网络背景下,实现对农机设备以及机械的设计,从而为相应设备的完善与调整提供支持。
        2.5虚拟技术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虚拟技术也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在农业机械工程中有效应用虚拟技术,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制图技术等等,以此为支撑,以用户的需求和要求为基础,构建相对应的三维立体模型。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动态建模,全方位、立体化的针对模型进行建设,充分呈现出模型的具体结构和外形。虚拟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集成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主要是结合机械设备的具体运动过程和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构建相对应的几何物理运动等等模型,以此确保设计过程中能够针对农业机械工程进行最优化。该技术通过更形象直观的形式,针对机械工程的具体运行规律合理的结构,向用户进行形象直观的呈现,这样能够确保用户对于整体工程有更深入细致了解,如果出现一定的问题或者危险,可以通过虚拟技术针对机械工程运行的具体场景进行仿真和模拟,这样能够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参考传输应急技巧,做出行之有效处理,以此使农业生产的损失充分降低。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前景
        3.1高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更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智能性,这种高智能化发展将带领机械工程稳健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提升工作效率。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同时,机械设备能做到自动进行识别故障并排除故障的操作,甚至在无人操作的时候也能自主运行。由此可见,高智能化就是机电产品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3.2绿色环保
        工业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保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所以国家主张环保,在机电发展方面也是主要走这条路线。在满足基本的需求上,加入更多的保护环境的因素,这样可以使机械更加绿色。
        3.3轻量型
        机械产品大多数体积都很大,又重又不方便移动,而机电产品在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下正逐渐朝着轻量型的方向发展,改进以往的农机设备,这样操作者在使用时更加方便、高效。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系统当前发展较为先进,能够在结合农业机械工程过程中,大大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与质量。但就当前两者的结合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所以相关人员要对相关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结经验,从而能够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农业机械设备的完美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圣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及重要影响[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08):116-117.
[2]赵厚法,鲁红军,李伟.机电一体化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机械工程的发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6):51-52.
[3]汤国海,谢云川,钱岳东.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4):176-177.
[4]孟超.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和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