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吉晓航
[导读] 在环境治理工作逐步深入的同时,如何利用低温微生物提高环境工程水平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低温微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环境工程中的低温微生物应用进行探索。

1303021992101***1X   吉晓航

摘要:在环境治理工作逐步深入的同时,如何利用低温微生物提高环境工程水平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低温微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环境工程中的低温微生物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微生物;低温环境;污染物处理
        引言
        新时期下的环境工程工作逐渐科学化,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在低温微生物科技研究方面,主要通过低温微生物完善环境工程应用,提高系统污染物处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低温微生物分布、组成与相关特性等进行分析,对低温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以弥补环境工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环境工程技术概述
        作为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环境工程技术是一项规范性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环境中的具体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指导性文件,帮助相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环境工程技术而言,文件的形成固然重要,文件的落实工作更加重要。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于环境工程技术应该更加规范,同时相关部门在执行文件的过程中,应由第三方做好监督,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环境工程技术本质上还是为环境保护服务,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对规范的内容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在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可调整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用最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指导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环境改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提升环境工程技术的标准,从而不断优化我国的环境。通过出台指导文件,规范材料验收环节,可以确保环境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材料选用、方案设计、建设内容等,这些也是环境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从建设源头着手方法,推广与使用绿色施工,大幅度提升污染防治质量。通过规范环境工程,制定成科学规范的指导文件,才能彻底发挥环境工程的作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2低温微生物概述
        2.1低温微生物构成
        结合低温微生物的研究结果,低温微生物普遍生存于低温环境中,包括高山、冰川等地区,这类地区气温较低,给低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低温微生物主要由嗜冷菌、耐冷菌构成,在参与环境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对物质循环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实施质量。嗜冷菌的生存环境温度须控制在20℃以内,适宜温度应控制在0~15℃之间,嗜冷菌0℃以下也可生存。目前,嗜冷菌种类主要由藻类、真细菌、真菌等构成,真细菌中的厌氧菌、异氧菌与好氧菌等,常作为低温微生物研究的对象,结合现阶段的实验成果来看,黄杆菌属、螺菌属等均被划分到嗜冷菌菌属的范畴内。耐冷菌对外界环节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生存机制,不断提升其生存领域空间的广泛性。寒冷环境中可提取数量较多的耐冷菌,在开展耐冷菌的提取工作时,可选择冷库、冰川等低温地区。
        2.2低温微生物分布
        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方面,低温微生物能够发挥的价值作用相对较大,应用空间广泛。在低温微生物实际环境工程应用方面,首先需要对微生物分布进行应用探索,便于微生物提取。因此,在环境工程低温微生物应用研究中,微生物分布属于重要研究内容,很多学者都对微生物分布进行探索。


从以往研究经验来看,冰川地区与积雪之地能够分理出部分低温微生物,可在常温环境中进行微生物分布研究。真细菌属于主要低温微生物研究类型,低温环境中的细菌种类相对较多,有利于保障低温微生物有关产品质量。低温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例超过80%,低温微生物分布范围广泛,虽然目前已经研究出一些微生物种类,但仍然有许多低温微生物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2.3低温微生物适冷机制
        经亿万年进化后,低温微生物已经形成适冷机制,包括膜脂改变、蛋白冷休克与特殊蛋白质结构。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膜脂流动性也会出现变化,导致膜的结构结构出现变化,能够适应环境温度。低温环境下的适冷微生物存在脂类物质,易加快细胞内膜流动速度,有利于微生物适冷。因此在温度剧烈下降过程中,低温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温度变化,从事生命活动。当温度升高时,低温微生物中的脂肪酸比例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从而导致微生物耐高温性不足。在低温环境下,特殊蛋白质结构低温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比较完整。防冻蛋白是由冰晶和蛋白表面结合形成的一种热滞后现象,对适冷微生物适应低温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适冷微生物中的胞外多糖与海藻糖均为防冻物质,胞外多糖物质能够改善细胞内部物化反应环境,海藻糖能够在抗结冰过程中发挥依数性。在适冷微生物应用方面,冷适应酶拥有节能作用,具有一定应用研究价值。
        3低温微生物应用
        3.1石油烃类物质的降解
        耐冷菌在低温环境下可对烃类污染物质产生较强的修复作用,受低温环境的影响,烃类污染物中会有部分物质呈现固体的状态,阻碍了低温微生物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常温状态下的微生物处理效果。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在低温环境下,可对低温微生物进行提取,再将其应用于不同种类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处理过程中,进一步分析提升石油烃类污染的处理效果的相关政策。
        3.2脂类物质的降解
        早期对低温微生物的使用体现在食品低温保鲜领域,研究人员在低温环境下分离耐冷菌,使用低温微生物可引发食物腐败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研究,低温微生物将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进行分解,引发食物腐败。在此基础上,环境工程研究人员将这类微生物应用于屠宰场废水处理、食品厂废水处理等工作中,在脂类物质的降解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
        3.3芳香烃类物质的降解
        芳香烃类化合物是苯及其衍生物,其分解难度较大,尤其针对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处理。随着试验的不断深化推进,部分专家与学者均证实低温微生物对芳香烃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分解效果。
        结语
        低温微生物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种物质,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价值,有利于环境工程应用水平提升。综上分析可知,低温微生物分布广泛,目前开发利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微生物物质只是少部分,其在环境工程应用方面依然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环境工程中低温微生物应用探索,以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和胜.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8,(5):209-210
[2]王会娟.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节能,2020,39(2):150-151.
[3]张志鸣.低温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19(10):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