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李艳亮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李艳亮
[导读] 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时需要合理采用相关较为先进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施工危险源的控制,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辨识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以及相应的控制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

1404271987040***10 李艳亮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时需要合理采用相关较为先进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施工危险源的控制,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辨识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以及相应的控制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建设也在火热开展,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国对于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不断完善,所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应做到有法可依。工程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但是一些工程建设在施工时常有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安全生产问题。一般来说造成事故主要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没有进行充足的调查研究,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态度不认真,纰漏频出,而且还缺少风险评估以及实时监测。由于多数的城市建筑工程区域都在较为繁华的中心地段,隐蔽性较大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且工期会更长。
        1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对于定性危险性评价,其主要的评价依据和判断依据就是施工现场的生产工艺、环境、人员、材料和设备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非量化的评价工作。对于危险源辨识工作来说,其主要就是对危险性的定性评价,参与开展危险源评价工作的人员可以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找出系统内部可能存在或可能由某种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并在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但定性评价工作所得出的结果,其精确度较低,只能大致了解系统内存在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同时评价结果容易受到检测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科学性存在一定的不足。
        2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2.1监理体系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理体系,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而且监理体系的不合理设置,导致施工监理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监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得不到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想要保证良好的监理效果,不仅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认真复杂的态度以及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还要求有完善的监理体系作为支撑。
        2.2单位重视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参建单位众多,但在很多时候,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施工监理工作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将其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没有认识到施工监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性,缺乏对于监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往往都会沦为表面形式,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而且一旦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问题,监理单位往往首当其冲。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就存在线路老化以及私接乱搭等问题,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漏电的问题,甚至会导致火灾,严重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除此之外,施工现场还缺乏安全教育宣传,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充分。出现施工标志不明显、灭火器材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会危害人身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优化
        3.1重视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工作
        加大对危险源的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危险源的识别与管控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能够最大化地降低处理安全事故的成本。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一般包括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以及特种设备作业现场等等。做好危险源的精确识别与控制工作,是对施工现场安全防范的最好保护。一旦发现危险源,必须要及时消除,同时采取相应的人员保护措施。
        3.2做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确保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进行施工,避免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开工,避免材料、器械造成损坏。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力度,施工设备、材料等应分类管理,妥善存放,不能在工程现场乱摆乱放,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有序性。对剩余材料进行及时登记或回收处理。提高现场用电的安全管理力度,避免发生漏电等安全隐患问题。
        3.3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使他们真正重视质量问题,在具体的施工中落实贯彻质量的意识。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报酬,而且对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保障施工质量可以从根本上维护施工单位的施工效益,同时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基于此,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3.4提高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力度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工程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劣质产品,尽量选择社会信誉好、产品质量好的供货商合作,在材料进场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符合质量标准才能进场使用。工程技术人员要科学组装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并按要求进行保养,确保其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发生设备的过度使用情况,确保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要求。
        结束语
        总之,切实有效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专业素养,甚至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不仅是建筑施工单位,相关的管理部门和政府单位也要更加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为工人的生命安全筑牢“保护墙”,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工作的力度,针对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使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得到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2):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