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下16期   作者:冼建忠
[导读] 当前,在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带动了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材料是当前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其强度大,施工工艺简单,备受广大施工队伍青睐。

4401121987101***13  冼建忠

摘要:当前,在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带动了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材料是当前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其强度大,施工工艺简单,备受广大施工队伍青睐。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会出现裂缝问题,一旦出现裂缝,就会对建筑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降低建筑结构的美观性。为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建筑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施工,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但我国建筑业中的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时有发生。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切实有效控制裂缝的防治。
        1建筑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类型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建筑工程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混凝土裂缝尤为常见,是建筑工程建筑的一类通病,一直以来困扰着用户和施工单位。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其裂缝类型。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建筑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大致有两种,分别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其中结构性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应力达到极限,导致承载力不足、强度不够,从而使结构出现裂缝。该类裂缝又分为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征兆,具有突发性特点,并且裂缝影响较大。而塑性破坏的特点是有明显预兆,可以在发现初期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所以危害性相对较小。非结构性裂缝是混凝土材料在塑性状态和固化后因应力会产生的裂缝。常见的裂缝类型有三种:(1)塑性状态下产生的裂缝。(2)早期热缩产生的裂缝。(3)长期干缩产生的裂缝。对比两种混凝土裂缝情况,结构性裂缝相对于非结构性裂缝而言危害程度更大、处理难度较高,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施工单位需要给予混凝土裂缝问题高度重视。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2.1温度影响
        在当前环境下,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会给施工场所的大部分材料都带来一些影响。因此,温度的变化也会给混凝土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即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现象,而当温度下降时,物体又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因此在一天当中,如果昼夜温差或一段时间内的温差过大,那么混凝土的内在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包裹钢筋材料的。但是钢筋材料的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比十分大,因此在经受了同样的温差之后,钢筋材料的膨胀程度会大于混凝土的膨胀程度,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会被渐渐拉伸,最终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混凝土滋生的温度变化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水与水泥进行混合会释放出热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此进行注意。并且一般混凝土材料两面所接触的材料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两面硬化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最后,混凝土两面的温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考建筑内部较近的混凝土的热量不容易释放,而外侧的则较容易,因此内侧可能会出现持续膨胀的情况,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原料问题
        混凝土原料质量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会掺入沙子、水泥、水、外加剂等,如果材料选择或搭配不当,可能会导致胶凝材料的结构裂变问题。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和温差选择水泥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2.3地基不均匀沉降
        不同建筑工程当中地质条件不同,在建筑过程当中做好地基的把控是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地基建设方案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总体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建筑物的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技术等进行管控,确保施工建筑质量符合当地实际要求。如果施工队伍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直接采用相同的地基形式,按照相同的技术进行施工,在建筑物的负载作用下,地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破坏,建筑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并出现开裂的现象。地基中受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局部承载力不足、局部承载力过大等问题都是由于施工前期未根据结构设计好地基形式,从而引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尤其是在楼塔建筑当中,如果没有进行特殊技术应用,那么在建筑相接部位容易出现沉降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有效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
        要想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例如,可以在建筑设计中选择中强度和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在建筑中,增加顶盖表面钢筋的数量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有效的改进设计计划,来阻止裂缝产生。
        3.2合理控制相关温度
        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的适宜程度都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的企业、施工组织应该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对施工地点的温度以及温差做相应的记录。并且在施工开始之前,选定较为适宜的温度进行工作,制订好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高温以及低温天气。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可以对石子进行喷水、降温的操作,这样在混合材料的时候可以降低实际温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裂缝的现象出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安装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内部的持续膨胀从而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概率。
        3.3加强对混凝土原料的控制
        在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当骨料的吸水率较高时,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泡沫,并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集料级配,在混凝土中加入超塑性材料或粉煤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掺量。通过向固化的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水,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此外,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抗聚合物性能并减少裂缝。在规划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施工水平、浇筑过程和结构的实际情况。设计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科学合理地调整混凝土配料,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4沉降缝的施工控制
        沉降缝是变形缝的一种重要类型,施工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并检查沉降深度是否符合建筑物的质量标准。如果沉降深度不合格,则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建筑物的地基将不足以支撑,进而会导致建筑物建筑倒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要沉降缝深度不符合要求,就有必要在施工中对沉降缝深度进行检测,施工不能草率进行,只有当沉降缝深度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施工方需要详细检查每一个过程和工作的执行情况。材料相关工作由专业质检员安排,确保质量检验必须从源头上管控。在结构变形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地管控施工质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需要完善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同时,管理人员要对建筑要不要对混凝土管理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从防治结合的角度开展施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军.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与防治策略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No.335(24):20-21.
[2]韦茂.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城市建筑,2019,016(027):187-188.
[3]尹丽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轻松学电脑,2019,000(01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