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811992090***79 张毅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输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向着自动化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成为很多行业重点探索的对象。论文主要对变电站系统展开分析,在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与电力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电能的供应越来越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就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电力企业应当积极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一些遗留问题,还能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
1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研发提出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到目前已经趋于成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运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工业、农业、国防等。在实际的应用中,其也被称为电气自动化监测控制技术,利用其自动化控制功能,成为生产力扩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包括:自动化监测和自动化控制。例如,微机保护装置就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方向,具有高可靠性、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特点,也是电气自动化中最常见的设备。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
①整体布局。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实现过程中,要确保整体布局结构和框架体系满足实际应用要求,要完善间断层、站控层以及网络层的处理,确保能维持传感过程和数据采集过程,从而有效实现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发展需求。并且,将传输作为主要突破口,合理性落实指令操作和实时性监控环节,完善整体布局模式,保证了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站控工作的整体水平。②硬件。为满足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运行需求,要结合分层分布的特点落实硬件设备的设计和处理。例如,在站控层中服务器和监控机是最关键的硬件设备,要依据具体要求建立对象的分析机制和运行管控体系,确保能合理性促进电气自动化工作的顺利落实。技术部门要在充分了解硬件设备配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备的处理,完善硬件系统的综合框架质量。③软件。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模块软件设计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处理采集的信息和数据,利用A/D采集处理模式确保能有效分析信号,并且制定对应的系统决策;采集模块,要在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信息的分类、分析以及内容存储,有效满足人机交互的应用要求,并利用线上线下并行的方案提升数据控制管理的综合效果;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主要是识别对应档位的运行信号,合理性维持实时性工作的质量,并且要落实电能的计算和核查,有效提升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运行的水平。
3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自然环境变化应对体系
建立完善的自然环境变化应对体系,其中包括雷击、暴雨、冰雹、降雪、洪水、沙尘等诸多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极大,因此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应对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例,温带季风气候导致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六到八月份,每年的具体时间又有变化,经常出现大规模集中降水,甚至引发洪涝灾害。对于变电站而言,做好对这些灾害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就准备措施而言,应当在大规模降水来临之前,检测相关防汛措施,检测变电站运行状况。并且要准备数套具备可行性的预案应对不同程度的降水。如果洪涝灾害严重,如何在保障变电站安全的同时维护正常的电力供应,若电力供应不得不中断又该如何尽快恢复。这些问题在应对灾害前,都应当充分考虑到。
3.2加大电气设备运行的巡视和检修力度
整个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不经过仔细检查是无法发现的,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变电站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一定要加强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方面的强调,使他们能全面细心地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对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检修外,还要对相应计量表等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读数不准确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原因排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记录,为之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除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要求外,变电站还应大力发展相应的电子监控系统,通过电子系统对相应变电站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这样可及时发现相应的故障并进行处理,同时还减少了相应的人力投入。检修和巡查过程中,要根据之前的经验和变电站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重点的排查检修。例如对一些重要设备和较易出问题的设备要减少相应检修间隔,或是全程不断进行观察,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重大事故的出现。
3.3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
想要在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系统培训,以便更好地在管理工作发挥重要价值。基于此,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强化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升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管理工作水平。其次需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为了促使运维人员更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完善与优化,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加以约束,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绩效扣除,考试合格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增强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变电站是我国未来变电站发展的主流方向,自动化电站设备符合现阶段我国电力网络建设的形势。自动化变电站在我国电力保障和电力安全工作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节点,自动化变电站的效率关乎我国电力系统的效率,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乎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未来电力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应用自动化技术就必须要考虑到变电站工作模式的变化。从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制定完善可靠的制度,运用安全、高效的技术,并且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灾制度,做好防灾准备。只有这样,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0,49(02):84-85.
[2]隋美红.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6):49-50.
[3]杨云舟.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J].电子技术,2021,50(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