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示范的隐性教育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程碧露
[导读] 孔子曾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民族英雄、成功典范、先进人物等都是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榜样会以其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影响、感染周围的人。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程碧露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孔子曾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民族英雄、成功典范、先进人物等都是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榜样会以其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影响、感染周围的人。榜样示范法是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其可操作性强、影响范围广,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以笔者亲身经历的“榜样示范”教育案例探讨榜样示范在隐性教育中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榜样示范”这一教育方法的优点。
关键词:榜样示范  隐性教育  教育者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因其主动、明确而备受教育者关注,但在班级德育培养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显性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新时代强化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社会需要领航者,新时代强化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一个人感化一个人、一个群体,从而推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同时在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战略支持下,对榜样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出现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将推动榜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1]。
        1.1助力公民道德建设,优化德治社会环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包括美好道德生活也有了新期待。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发挥榜样教育的真正效用,可以助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为推行德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担负着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而榜样教育在公民道德观的构建和社会环境治理上起着重要作用[2]。在个人道德培养上,榜样人物作为社会上的“道德标杆”能让中国年轻人思考和重塑自己的英雄观,用榜样精神引导日常生活,使道德实践成为一种日常的道德修养功夫,引导社会公众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随时体悟善、践行善,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努力成为可能的榜样。在社会环境塑造上,心中崇高的道德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每个人都认同榜样、践行榜样精神,都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行事,那么社会氛围将更加和谐美好,从而为德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2弘扬真正的榜样精神,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学习。新时代发挥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就是为了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学校中营造尊重榜样、敬佩榜样、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用榜样精神涵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通过榜样事迹的宣传、榜样精神学习活动的开展,直接引起青少年精神面貌的变化,促进知、情、意的发展,从而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进而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实现榜样行为与精神再现。
        2、教育案例
        在日常教育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榜样示范”体现隐性教育的价值。
        2.1教育案例1
        学年的新起始,就迎来了“教育者节”,这一天是师生同庆的日子,但教育者节庆祝活动的狂欢过后,往往会面临着较大的问题——环境卫生脏乱。或许因为是新学年、新风貌,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精神意识,似乎没有学生注意到这个问题。课间,办公室人来人往,一位班主任抓住了时机,主动搞起了办公室卫生,其他老师也共同配合,更因为保洁大叔提供一个垃圾袋而非常礼貌鞠躬道谢。在卫生尚未搞完时,学生已主动接过“接力棒”,承担起完成办公室卫生的工作。所以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的隐性教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2.2教育案例2
        雨季当前,班级门前散乱且湿漉漉的雨伞是各班的特点,班主任们最熟悉不过。第一天,这位班主任在早读期间细心地对门前雨伞进行整齐收纳,挂在走廊的雨伞架上,没有指责和暗示学生一句。


第二天,依旧下雨,雨伞依旧散乱倒在地上,班主任继续对雨伞进行整理收纳,也依旧没有指责和暗示一句。在那天之后,那个班级门口的雨伞就没有看到散乱摆放过,我就知道,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又成功了。
        2.3教育案例3
        课间操拖拖拉拉以及做操随便应对,学生领悟不到课间操的作用也是学生群体中的通病,那如何解决?这位班主任又有绝招。他每天做到比学生更早到达操场,并和学生一起做操,一直到现在,他的班级无论什么活动的集合,都是最早集合完毕的。这位班主任仅仅从课间操以身作则的行为,就能促使学生在所有活动中改掉集队拖拉、纪律性不强的不良习惯,这也是隐性教育的价值。
        3、“榜样示范”教育的优点
        3.1操作性强
        榜样是榜样示范法中的核心要素,是榜样教育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榜样示范”作为隐性教育中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是教育信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及实施上难度较低,何时何地都可进行,但这对教育者的教育敏感度要求较高。
        3.2接受性强
        隐性教育还有一大特点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影响,对学生而言是毫无强制性地去接受教育,这比显性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3.3影响范围广
        人们都有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先进典型是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直接动力。如上述所言,仅仅从某个活动中通过“榜样示范”培养学生的某种良好习惯,但其效果又不局限于该活动。对学生来说,这个教育影响所带来的广度涉及到他们其他的社会活动。
        3.4共情性强
        榜样示范法较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利用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教育,把社会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鲜活的模型传达给个人,能减少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和模仿,在今后的行为中逐渐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
        4、教育者在榜样示范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者要做好榜样,发挥示范作用。习近平指出,教育者“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也就是说,教育者本身要做好榜样,发挥好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可见,教育者的作用和责任重大,他们是为教育对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人物。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教育者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学校一定要建设好教育者队伍,培养出合格的教育者[3]。总之,教育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者,教育者一定要做好表率。
        5、结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从古至今都具备着其强大的感染力,让受教育者感受自己与榜样的差距,做到“见贤思齐”。“榜样示范”作为隐性教育中的德育新途径,经典教育案例对我们教育者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育者在借鉴时还应遵循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领悟“榜样示范”教育的要领。
参考文献:
[1]赵子林.自媒体时代榜样教育的新特点与新机制——基于"最美人物"现象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09):120-124.
[2]高晓明,郭英才,姚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青年学生榜样教育的理论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8(020):113-115.
[3]赵波,武瑾雯.榜样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16(01):6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