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张蕴初
[导读] 随着中国的发展,职业教育正在被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是在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张蕴初

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职业教育正在被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是在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教育
        引言:
        2021年6月8号上午,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人力资源部服务处处长方四明、MLB主机板产品处处长刘林等6人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参加校企交流,与学院领导进行座谈交流会,在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在富士康集团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座谈交流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提出会为学院提供大量资源,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为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让学生能更快速的适应工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提供人才。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副校长王庆海表示,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时间已经非常久了,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学院学生通过完成集团发布的岗位任务,逐渐熟悉岗位工作,从而快速入职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此同时,学院把企业的绩效考核成绩换算成学生的学分,形成一种“入学及入职,学习及上岗,毕业及就业”的办学模式,随后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洽谈[1]。
        1.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意义
        1.1符合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职业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所以将学校传授理论知识和企业传授实践经验两者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实践学习;在学校里进行模拟实训;将学生带入工厂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清楚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设备的操作,而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逐渐熟悉实际操作环境,从而达到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入职,无需培养,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2]。
        1.2充分发挥了企业与学校的优势
        合作是什么?为什么要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是指合作双方有对方需要的东西,将双方需要的东西提供给对方,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这就是合作的意义。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在合作中可以为学校带来资金,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提高学校的硬件实力,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学校,同时也可以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企业实际运行现状,促进企业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3]。企业缺少什么?毋庸置疑缺少的是人才,而人才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所以在合作中,学校可以为合作企业设立对口的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技能人员、员工等多方面的人员,解决企业人员缺少的问题,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可以一起培养出更多符合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专项职业人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1.3符合企业人才的内在需要
        企业的很多高级人才,重要岗位人员,管理人员等百分之九十都毕业于职业类院校,所以企业与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企业也在不断的革新,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和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只要花力气就可以的用人状态,以至于企业越来越需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会被更多的企业支持和认同,小部分企业已经走在了大部分企业的前面。
        1.4缩短了人才培养的时间
        在旧时代的中国,企业里面存在着很多“拜师傅”的情况,意思是在厂里工作时间久的老师傅最受人欢迎,受人尊敬,如果新人想要有铁饭碗,那就得拜师学艺,由师傅带,以此来学到技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师傅怕饿死自己,总给自己留一手,从而造成很多好的技术流失,而徒弟没有学到最好的技术,要靠自己摸索很久,才能达到老师傅的水平,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时间[4]。而现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教学模式,企业参加到教育的过程,从而对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定性人才输入和培养,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也极大程度地缩短了人才培养的时间年限,对特定职位建立对口专业,在校期间就签订劳务合同,学校和企业签订安全协议,让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里,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对口实训,使学生在毕业后就可立马进入企业上岗就职,极大程度地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



        1.5 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革新、教程、教材的编写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目前是采取订单式教育,而这种订单式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企业的各项职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其重点在于对职位技能的培养,所以这必然造就了现在的部分教程和教材无法满足当前教育需求,为了让企业与学校更深度的合作,企业对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推动了教材的编写[5]。
        2.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都需要人才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相关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所以校企合作是当今职业教育,企业发展必走的一条道路,但现在这条道路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不高
        虽然企业很需要人才,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职业教育,不愿花钱投资,这就造成了学校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有些企业对某些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并不感兴趣,这就造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不理想的情况;企业在接受毕业学生时也存在许多顾虑,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年轻、实际操作能力低,所以不愿聘用;有的企业认为自己投资后,教育出来的人才不一定能留在自己的企业工作,所以企业不重视校企合作。
        2.2 职业院校学生的问题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都比较差,其自身的学习能力相对不高,对学习的态度也相对消极,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认为他们来学校是来学习技术的,对于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得过且过,这就给学校基础课程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2.3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由于校企合作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立,还是按照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多于动手实践,这就造成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立,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4 缺少双师型师资力量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比较年轻老师,缺乏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老师的理论知识架构与实际工作场景脱节,老师的实操动手能力薄弱,这也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阻碍。
        3.校企合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企业与院校对合作的重视度
        想要职业教育做到更好,在校企合作方面就要保证企业和学院都有足够的重视度,两者真诚合作,加大两者之间的交流,遇到问题共同讨论沟通,共同找出适合双方的合作发展之路。
        3.2 大力培育双师型教师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的进程,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同时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3.3 积极开发职业教育新课程
        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校企合作的需求,所以需要企业和学院一同积极探索,按照企业的要求,去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的方案,进行课程开发时把理论与实践作为中心要素,设计出符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实施方案。
        4.结语
        校企合作作为一个新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合作双方相互重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才能使校企合作不断发展从而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谭定英, 刘慧玲, 陈平平,等.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5(12):12-14.
[2]李立清, 吴盼旺, 李渊,等. 新型工科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7(17):102-103+112.
[3]赵耀.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 675(13):149-150.
[4]陈梅干, 陈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交替,订单培养,能力递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00(008):248-249.
[5]党婷婷.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以民办高校排球校企合作教学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410(01):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