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郑微微
[导读] 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能够帮助人和人更好地交流,提升交流的幸福感。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郑微微

【摘要】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能够帮助人和人更好地交流,提升交流的幸福感。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改进沟通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和信任,提高班级凝聚力,进而不断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技巧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为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还要熟练掌握与小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方法,尝试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创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思维模式,用班级制度、学生准则等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虽然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树立了班主任的权威,但是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不愿意向班主任倾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尝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语言艺术和沟通方法,与学生做朋友,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受到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仍然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表现为学生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即便遇上学习问题,也更喜欢向同学提问,而不愿意找老师回答,从而不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其次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班主任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几乎所有事情由教师决定,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严重影响到了班级管理质量。
        最后班主任管理措施不合理,在当前小学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评价学生,所以主要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这样就导致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分数的提高,对于其他技能的培养却满不在乎。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一)挖掘学生优点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各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能只看中学生的分数,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所了解,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在对班级问题进行管路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阶段进行了解,这样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将教师最为朋友,这能够使教师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够真正的为学生考虑解决问题。
        例如,在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对自己语言的使用格外注意,要能够使学生从言语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从而让学生对自己问题的认识更加顺畅,不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班主任要避免语言过于尖锐,从而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这会导致班级管路造成阻碍。



        (三)善于倾听,幽默化解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使语言更加幽默,会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让学生的对教师的距离感和压力感减轻。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如果语言运用不当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班主任在与学生进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师生间人格的平等,对学生的想法要认真的倾听,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对学生教育目标的达成,这样对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四)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保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教师要树立学生心中公平公正的形象。对于学习的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重新燃起信心,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合理评估,言辞委婉
        学生由于年纪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比较片面的,这会导致学生的要求和做法可能是不合理的。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诉求进行分析,如果学生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教师要拒绝,但在拒绝时教师要注意拒绝的方式,不能够过分生硬,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情况就要求班主任艺术性语言的使用,能够委婉拒绝学生的要求,但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明白道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六)重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优化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需要从多方面同时下手,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转变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完成思想上的蜕变,最终实现学生在各方面均能取得优异成绩的结果。
        首先班主任需要准确定位角色,转变教育思想。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点,平衡自身和家长的教育地位,每一位家长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辅助者,积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让班主任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进而在学校中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成绩并保证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要建立多元沟通渠道,提升交流效率。由于教育水平受到班主任本人的认知限制,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时,渠道往往非常受限,因此需要拓宽渠道,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多元沟通渠道的培训,加强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小学教育已经逐渐脱离单纯的填鸭式教育,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沟通中,应该学会使用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加强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度,对双方的交流体系实现质的提升,最终提升了学生的成绩并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流中彼此的感情加深。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与工作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与工作对象之间搭设有效的沟通桥梁,用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用心去与每一学生进行沟通,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成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技巧分析[J].新课程,2021(24):224.
[2]王二高.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1(22):217.
[3]钱晓漪.大爱无疆,始于点滴——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多元化角色[J].学苑教育,2021(16):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