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N”模式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凌远富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是社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凌远富  610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是社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带学生进行碎片化训练,重复机械的训练动作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的教学现状。“1+N”新型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因此,本文将从“1+N“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出发,探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1+N”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引言:在当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理的运用”1+N”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问题,带领学生们一起讨论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练习时,教师可以聆听到每个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足的地方,让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通过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学习和探索,让学生能够勇于将自己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不再因为“胆怯”不敢提问,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个体差异,因性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的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体育技巧,理解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锻炼一个强健的体魄,也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喜好的运动和实际能力之后,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教学措施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大多数或者极少数同学,重视生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有所收获。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可行的教学措施,在培养学生体育技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运动能力。
        2、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向一般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力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同一水平。在当下“1+N“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转换传统的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展现的教学成果予以肯定。在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空间场地的范围很大,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去掌握体育技巧,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促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在体育教育的改革下,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现代化和人性化。通过增加各种新型体育运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在体育课中加入舞蹈来吸引学生,当学生看到富有韵律感极强的舞蹈时,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幅提升。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驱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总之,就是要从学生的主观想法和外界的客观因素入手,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适当创建游戏教学的情境
        小学生尚且处在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年纪,传统教学“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根据小学生当前年龄的心理特征,通过教学游戏的方式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利用教学游戏的趣味性,让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形式深入学生的内心,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进行体育锻练。通过不断的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一种或者几种体育技巧,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篮球体育运动的时候,如果直接带领大家进行篮球对抗,或者一味枯燥的篮球技巧训练,很多学生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一些柔弱的女同学本就无法去进行身体和力量的对抗,让部分学生无法加入到体育活动中。这时,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去设计游戏,比如,体育教师先规范学生投篮的动作,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后,将学生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赛,两个小组分配均匀,实力相当,随后展开竞争,在规定时间内,每投进一个球得一分,到达规定时间后,比较两组的得分情况,分数较高组获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4、对学生展开评价
        激发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内容。因此,要想让学生可以独立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教师就应该首先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而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探索其他资料,去独立完成任务。这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标准性的评价。而针对体育中的固有考核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去指定考核规则,并最终评判。与此同时,不仅可以真正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冲冠的方式而进行评价。第一步,学生需要在测试开始之前就先了解到自己的大致情况,并制定标准。第二步,教室需要将学生所提供的标准作为每个学生的基础标准。第三步,当这一学期的课程中,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时,每次在基础标准上加五分。第四步,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成绩和进步成绩来确立学生的最终成绩。第五步,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或者,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让组内学生通过合作开展活动,让学生锻炼自己身体素养的同时,了解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做出最终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1+N”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辅助效果十分明显,这一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向进行创新,充分掌握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并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能有一个更加强健的体魄和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一模式围绕学生展开,增加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通过交流和实践,快速掌握体育技能,实现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探究和思考,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树端.基于"1+N"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00(004):P.180-181.
[2]谢卿.体育"1+N"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36):133,135.
[3]刘树端.略论体育"1+N"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J].休闲,2019,000(003):245-245.
[4]潘凌云.体育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