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 韩莹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 韩莹
[导读] 一直以来,“以文载道”的德育教学模式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无法让小学生心动、行动。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韩莹

摘要:一直以来,“以文载道”的德育教学模式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无法让小学生心动、行动。因此,我们要抛开单独的“文”,从学科角度来开展德育,借助“听”、“说”、“读”、“写”几个环节,达到知晓、情动、意会、行动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1、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告知学生
        受年龄及心智发展水平所限,学生在无法借助语文教学实现天然觉悟,还需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借助学科教学和课间活动,让小学生慢慢悟出教材所蕴含的美德,并能够举一反三,从生活中发现美。在这种仪式感召下,逐渐养成乐于践行的良好品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透过文字品味作者的心声。这样就能完成感知→体悟→动情这一预期过程。
以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例,通过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能发挥沉痛、悲愤语调的渲染作用,从而唤醒学生。在随后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可以饱含赞美、欣赏、惊叹、自豪之情进行阅读。学生们仿若徜徉于园林之中,感叹圆明园规模如此浩大。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漫步”于宏伟壮观、中西合璧的圆明园之中。此时,学生的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
        2、以角色朗读体味文中美德
        自主觉悟是德育教育的最高水平。通过自己的感悟发现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德育知识,继而转化为自己的德行,才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以读为本,悟情明理”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在细细品读中领悟德育内容才能实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碰撞”,从而准确理解各项任务,并能在朗读中再现人物的光辉形象。
以六年级下册《金色鱼钩》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挑选学生饰演主要角色(老班长、小梁),表演里面的片段。有一天,我(小梁)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抹了抹嘴,好像回味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 增强他们的信心!”结合以上表演,凸显老班长的高尚情操,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3、深入领悟文本的含义
        结合范读、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文本感知、理解延伸等层面的任务。此时,还需开展针对性拓展,从更广阔的视域去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精神。



当完成《圆明园的毁灭》范读后,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这次大火焚烧的仅仅是一座旷世的花园吗?学生们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对该文进行延展,“还烧毁了中华民族的颜面”、“是对清王朝最大的讽刺”、“当时被他们称作东亚病夫,就是因为我们饱受欺凌”、“我觉着,这是标志性的霸权主义”... ...
        4、从思想到行动的转换
        通过高效课堂,学生们领悟到很多有关“德”的道理。此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思想向行动转换,真正在行动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现实中做一个有爱的“好”人。
以《我不能失信》一文为例,学习完该课以后,大家都懂得了失信会让自己内疚、自责。我们引用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那么,本文中文中的庆龄没有失信,但小珍失信了。换做是“你”,你是不是认为“不公平”呢。由此,教师组织大家划分为两派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统一答案,“虽然我不能让别人都将就信用,但我要保证自己随时守信”,“童言无忌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我们要从小培养守信的良好美德”。?
通过教学,从班级内召开了几次有关诚实守信的班会。教师针对守信与玩笑之间如何划定界限进行引导。逐渐形成保持紧张、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
        5、借助写作描绘理想的美德
        在部教版教材中,很多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小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草原之美、江南情调、高原凛冽、大海的宽广。这些教材不仅是很好的范文,引导学生如何描写自然景色,同时还具有德育教育的作用。
再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本文以一年四季为脉络,针对不同的季节进行描述,文章简洁又蕴含着美感,如“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阳光,穿过树梢...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课堂上,很多教师侧重于讲解景色,并指导学生如何借景生情,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但是,美丽的小兴安岭见证了祖国的忍辱负重。九一八事变前,小兴安岭就成为日寇的囊中之物,小兴安岭地区丰富的资源被源源不断运至日本。反过来,他们不仅盘踞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还以此为根据地,开始入关并践踏了大半个中国的国土。
        历史上,小兴安岭、东三省就是日俄争夺的焦点地区。正是一代代浴血奋战的勇士们守住了这片美丽的国土。今日的小兴安岭熠熠生辉,在我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一直矗立在我国的东北方,是中华名族精神的象征。
        结论
        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德”被孔子列为首要的教育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是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但单纯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学,有所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进行了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