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黄映妮
[导读]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各个行业兴起了智能化革命,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奎山小学  黄映妮  516600 

摘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各个行业兴起了智能化革命,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学生在互联网上所接触的语文文化知识远远超过了课堂习得,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应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线上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语言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
        引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我国教育的未来,意义深远。“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不同内容和方法在相互交叉渗透中,跨学科、跨领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课外阅读、互联网延伸等让小学生初步获得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价值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必备的语言品格和语言能力。小学生处于认知发育的初始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和正确的人格雏形。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阅读理解能力、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让学生“会说”、“会读”“擅写”,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学习,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语文核心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核心知识的掌握。再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充分满足新形势下课程教学的需求,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
        2.“互联网+”小学语文教育的优势
        2.1公正性
        “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和资源的渠道得以拓展,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网络上海量的课外阅读读物、便捷的获取方式,让学生获取教育资源更加地便捷和公平,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也可以跟着发达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课程同步学习,也使得语文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2.2持续性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不再受制于教学地点和教学单位,互联网的实时性能够使语文教学过程更加持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教师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相辅相成,既能够满足课堂教学,也能够满足校外教学,并且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等制作简短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2.3创造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语文教学课堂被打破,学生所需要语文知识内容的丰富性、所需要学习时间的实时性、所需要的学习周期的长久性,都会极大地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策略
        3.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互联网+”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性和人文性不断提高,教师们应该充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开发小学生的语言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我国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结合中国现代小学生的不同语言学习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尊重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拓展,延伸教学重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声、形、色等方面的优势,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并在这种学习兴趣的带动下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学习。比如,在《新型玻璃》这篇课文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新型玻璃的相关图片、功能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正确地运用网络互联网来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大量的素材和口头介绍的效果好很多,教师应当给与学生质疑和提问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
        3.2在教学中科学运用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但也使得不良信息无孔不入,干扰学生对知识性资源的学习和吸收。虚拟语言环境不断扩展,让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难以正确区分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使用网络语言、不规范用词等。网络词汇的快速更迭和普及,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随意,比如“778”“886”等,对传统语文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挑战教学的创新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正面引导,及时纠正错误用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美景、建筑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移动互联网寻找各种形式的美图、美文、音乐等,引导小学生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美文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3科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弘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形式,创新课堂,运用成语接龙、历史小故事讲述等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外,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既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朗读者、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优质的文化类节目,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深入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能够读写结合,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变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其公正性、持续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淞月.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 赤子, 2019, 000(027):76.
[2] 刘晓影.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华少年, 2020(16):11-12.
作者简介:黄映妮(1973.10)女,汉族,广东省汕尾人,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研究的方向和职业:小学教育,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