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武剑琳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下曲镇徐家镇中学  武剑琳  032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英语阅读教学开始着手,英语阅读占教学中的大部分课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但是,对于农村英语教学而言,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阅读能力偏低.知识点掌握不透等,这些都是影响农村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巧妙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落脚点。
        1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较单一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英语教师采用的方式千篇一律,即在课堂上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讲一遍,其次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对话或是进行课文的朗读,最后是进行习题练习,布置课下作业等。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已熟记于心,对教师而言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而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阅读教学在学生毫无学习兴趣的状态下完成,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同时教师把阅读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课本中,对课外阅读内容涉及甚少或几乎没有,这也是导致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阅读技能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
        1.2 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任何学科教学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也就是在教学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当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则是以自身或以课本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则被摆放在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整个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围绕着教师或课本为中心并且是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被迫学习,丝毫没有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在。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无论如何开展教学,都将是徒劳无功的。
        2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1 重视词汇与语法的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通过基础技能,即听、说、读、写等方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层次等。由于初中学生在英语方面正处于起步时期,即使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语言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阅读恰好可以给学生积累知识提供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任务。与此同时,让学生运用新学习的词汇和语法组一个句子,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2 灵活运用英语阅读方法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中,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变得十分重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措施,第一,引导学生自主锻炼英语篇章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引导学生按成文本解读的同时,针对阅读篇章的基础部分可以适当调整设计难度,在阅读篇章的导学过程中便可以设置一定的启发问题,对相关问题展开逻辑能力推理练习。


第二,英语教师以阅读篇章整体做基础,在课上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对原始阅读材料完成深度分析与挖掘,在深度分析挖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展开对英语篇章的分析,从而时刻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活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不断提高和发展。
        2.3 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英语阅读课上,良好的阅读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的内容。教师以阅读文本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情境,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探讨问题,共同进行阅读学习。在这种情境教学下,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对英语短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初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得到短文,尽量通过课本进行延伸。教师也要不断的鼓励学生阅读,不断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能够主动的去进行阅读。例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英语中的一些小技巧分享给同学们,以此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新,并进行实践,比一比谁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2.4 采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展开教学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将分层阅读式教学应用于课堂,能防止教学两级分化的问题出现。该教学法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展开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等、中等、差生。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设计较难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应多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并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语法,语言技能。
        2.5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例如,在学习《Save the Wild animals》这节课时,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思路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教学设计如下: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一谈对“Wild animals"的认识,并探究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措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其次,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会总结他们的知识薄弱点,进而在讲课过程中对此进行强化,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最后,学生成果展示,笔者进行评价,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样一种教学设计对于学生而言是适用的,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并且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知识漏洞,对于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益处。
        3 结束语
        在新课改理念下,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应当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切实地让学生提高自已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礼宝.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英语广场,2019(06):152-153.
[2]刘爱珍.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校园英语,2019(08):147.
[3]张丽.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0(42):207-208.
[4]刘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8):55-56.
[5]刘素军.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9):17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