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云X”族词语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唐韬
[导读] 近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云行为”变的司空见惯,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云X”构式的流行与发展,这几年各大网站也开始涌现了一类像“云吃饭”、“云睡觉”“云年会”等这样的汉语新词语。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唐韬

摘  要:近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云行为”变的司空见惯,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云X”构式的流行与发展,这几年各大网站也开始涌现了一类像“云吃饭”、“云睡觉”“云年会”等这样的汉语新词语。疫情热词“云X”在语音上基本是以三音节为主,句法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定中式和状中式,其语义特征主要呈现出“虚拟性”、“共享性”、“互动性”、“可流动性”、“海量性”等特点。同时该构式近期高度流行主要是因为全员抗疫创造了良好的“云环境”,该构式结构复制、仿造能力极强,传播范围广,影响群体大,符合大众求简、创新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新冠疫情;“云X”构式;流行动因
        一、引言
        在2020年,全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多居家、少外出,使得一系列“云行为”脱颖而出,像在家进行“云逛街、云旅游、云蹦迪”等行为变的十分常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云X”词类的发展,并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一系列“云X”词大量涌现。“云”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基本词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云”解释为“山川气也”[1],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云”的解释为“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2]。而自“云计算”这一概念提出后,“云”在其本义上发生了隐喻现象,因虚拟网络计算机中“云”的特点与“云”的本义相似度高,都具有虚幻性、不可触摸、变化较快等特点,前者为目标域,后者是源域,是两个不同领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二、“云X”的构式分析
        (一)“云X”的语音特征
         “云”族新词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十分广泛,并且网络新词“云”由一个单音节词迅速语素化。近期在浏览了众多微博用户的发文和评论后,发现在“云X”这一结构中,“云X”的音节大多以三音节为主,例如“云干杯”、“云旅行”、“云购物”等等,三音节出现频率非常高,只有少数是像“云盾”、“云控”这样的双音节结构和“云图书馆”、“云浏览器”这类的多音节结构的词。而传统的“云X”结构中像“云脚”、“云海”这类词居多,是以双音节为主,而三音节的该类词甚少,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来说,汉语新词语“云X”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表达习惯。
        (二)“云X”的句法结构
        依据李宇明的“词语模理论”,在“云X”结构中,具有相同部分的“云”是 “模标”,而“云”族新词中的空位,即变量“X”是“模槽”。“云”作修饰限定成分,是修饰语,而“X”是中心语,“云”与“X”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其中“云X”的句法结构主要分为定中式和状中式两种,而疫情下尤其以状中式“云”系词为主。
        1.定中式结构:在“云X”这一构式中,当“X”是体词性词语时,组合构成定中结构,形成“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这一固定形式。定中式“云X”类词语在疫情热词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如“云年会”、“云婚礼”等等。例如:
        (1)云年会这也太欢乐了!!!终于不用担惊受怕被抓壮丁表演才艺了,前排安心吃瓜。(网友微博正文,2021-02-01)
        (2)不能去现场看烟花,那在群里看一下云烟花好了。(网友微博正文,2021-03-14)
        例子中有关“云X”的词语皆是属于“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这一结构的定中式词语。“云年会”与“云烟花”都是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能亲自来到现场,在家远程参与参观活动即可,其都为定中式词语,疫情期间与之类似的定中式“云类”热词还有像“云婚礼”、“云会议”、“云派对”等等。
        2.状中式结构:在“云X”这一构式中,当“X”是谓词性词语时,组合构成状中结构,形成“形容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这一固定形式,如“云聊”、“云办公”、“云喝酒”、“云健康”等等。且疫情期间以这类结构的“云”词为主,很多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成为新兴网络智能用语界的时尚宠儿。例如:
        (3) 24日,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发布的《“史上最长假期”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云吃饭、云运动、云旅游、云蹦迪等,构成了“网友云生活大赏”,果真是云智能时代。(中国新闻网,2020-02-24)
        (4)除夕,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年。一年一次的聚会也变成了云聊、云喝酒,但依旧会很开心,就像小时候在一起开开心心到处跑的感觉一样。(网友微博正文,2021-02-11)
        上述的例子中有关“云X”的词语皆是属于“形容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这一结构的状中式词语。例(3)与(4)中讲述的是今年春节因疫情防控需要,许多无法外出、无法返乡过年的民众,开展了一系列“云活动”,其词语的结构都为“云+动词”。而“云+形容词”相对少见,只有类似“云健康”、“云兴奋”等新兴词汇偶尔会被大众使用,这类都是状中式的“云X”类词群。



        (三)“云X”的构式语义特征
        “云X”构式的众多新兴语义并不是简单地由“云”字或者“X”所赋予的,当“云X”构式出现不同的“X”部分时,构式的语义不是由单个部分的语义的组合而成,而是结构的整体语义在不同的语义层面上的表达。像“云女友”不同于“女友”,“云聚会”更不同于“聚会”,可见“云X”构式的新兴语义不是单纯由“X”所赋予的,而是由这一整体构式所产生的更为复杂的新的引申义。在经过搜集大量近期的微博热文和网民的日常用语,发现“云X”这一结构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互动性”、“可流动性”、“海量性”等语义特征。
        疫情间各类热点网络话题:新郎守边疆新娘护故乡举办“云婚礼”;浙江树人大学邀请大家“云赏花”;在泰国过年的肖先生无法回家过年,通过华为云会议和华为企业智慧屏实现“云聚”过年;还有网友在追锦绣南歌电视剧时,直呼是四哥“云女友”!
        这些都是选自疫情间的网络门话题,摘选的这些词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语义层面反映了“云X”系列词语的语义特征。“云婚礼”指的是二位新人及亲朋好友不需要来到婚礼现场,通过互联网隔空举办婚礼,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时间来展开活动,相对于具有“虚拟性”与“海量性”的“云计算”、“云智能” 的“云X”词语来说,这类词不仅具有这些语义特征,还具有更多的“自由性”;“云赏花”也是指通过线上进行赏花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且实时报导赏花盛况,大家都有参与感并共同体会赏花的趣味,体现了其“共享性”,而“云女友”指的是非同一般的女友,是可共用共享的女友,与“云赏花”类似,都具有其“共享性”;“云会议”指的是通过线上的某种软件从而召开会议,大家可以在会议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实则比线下会议更方便,可随时随地展开会议,进行高效的互动交流,可见其具有“互动性”的语义特征;但同时,参加会议的人数不确定,可多可少,人群的流动性较大,处于一个动态性较强的状态,可见其“流动性”语义特征。
        三、“云X”构式近期高度流行的动因
        (一)全员抗疫创造了良好的“云环境”
        在2020年,新冠状肺炎当属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疫情的袭来、爆发和不稳定、不确定的防控局面,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已成为防控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云”系列活动开始成为大家作为社交的重要方式,例如“云逛街”、“云旅游”、“云拜年”、“云聚餐”、“云赏花”等等一系列“云活动”都是在疫情防控之下衍生的,大家开始通过互联网满足自己的社交活动从而满足其外出欲望,不出门也可欣赏美好家园的一草一木,并且通过“云行为”实现了远在外地,但可以隔空拜年,从而与亲人“云团聚”的美好愿想,同时,这也是民众紧跟国家号召政策的表现,体现了国民良好的素质与行为,从而最终促使一系列“云X”词语成为2020年度最受欢迎的构式词语。
        (二)词语模结构的能产性
        李宇明《词语模》(1999)中提出词语模概念,李宇明认为大多数新词语都有一个造词框架,这个造词框架就是词语模,这种框架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不变的部分是模标,词语模中的空位是模槽,如“云X”这个词语模中“云”就是模标,“X”就是模槽,其中模槽“X”可以是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形容词以及兼语词,搭配能力很强,具备相当大的能产性。尤其近期在百度贴吧、新浪微博及其各类社交软件上,一系列新兴云系列词语腾空出世,使用群体大、使用频率高,也进一步丰富了该类词语模的造词量,可见其强大的能产性。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心理需求的推动
        相比于90年代的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互联网技术,人们如今足不出户就可以自由轻松地在网上进行办公、娱乐、购物、教育等活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催生着“云行为”的频现。也正是因为技术的革新,一系列高科技概念在现有的汉语词汇系统中没有对应的名称,秉持着语言经济高效原则,并符合大众求简、创新的心理需求,人们会创造出合适的对应名称并运用到科学技术领域,如“云X”类词语中的“云手机”、“云智能”、“云平台”等技术专业术语,以及疫情期间流行的众多“云活动”等等,因其简洁高效且使用日益频繁,从而推动“云X”这一构式发展流行。
        五、结语
        “云X”类词语是计算机时代进程的见证者,由最初的自然云的概念,到具有表示虚拟、海量之意的“云计算”,再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能产性极强,尤其近一年受疫情影响,使“云”类词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日常交际中。“云X”构式如今已经发展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稳定的词族,并在书面语与口语中都得以广泛的使用,其中有些甚至已经凝固成词,我们应该学习并挖掘其中的语用价值,利用其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提供素材,从而更好的审视“云时代”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拓宽语言研究的广度。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M].中华书局,20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
[3]伦昕煜,孙建伟.“云”族新词语的构式考察[J].语文学刊,2019,39(05):104-110.
[4]梅启梦. 当代汉语新词语典型词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5]孙青波.当代汉语中的“云X”类新词族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3):124-127.
[6]张丽萍,刘振平.“云X”构式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6):119-124.
[7]张舒.“云时代”与众多“云××”词语[J].咬文嚼字,2014(06):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