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 徐小明
[导读]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在教学中以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学科也逐渐受到重视,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小明  068350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在教学中以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学科也逐渐受到重视,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高中生
        引言:美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观察生活中的美学,以提高对于生活的热爱,在高中繁忙学习生活中能够在美术课堂在得到情感熏陶,在美学中不断得到素质提升。所以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推动美术课堂审美能力的深入。
        一、浅谈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在传统高中美术课堂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制度之下,教师和学生普遍对于美术课堂的重视度不够,普遍在美术课堂中做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有些美术教师因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所以会把课堂改成自习,因此美术课堂在高中生学科中的开设意义就会丧失,而随着素质话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以提高学生美学审美的能力逐渐也作为了教学目标之一,但是由于高中课堂之前普遍对于美术课堂重视度不够,所以美术课堂以提高审美的教学理念也很难快速得到推崇,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美学的观念,使学生在美学中找寻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意义,进而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的探索,从而推动美术课堂教学的进步。审美能力和美术课堂是紧密相关的,审美在学生教育中是创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之一,采用科学的美术课堂为学生创设有价值意义的课堂,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中表现美学和善于创造美学,进而获得美的理解和感悟,使美学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运用美学角度来不断评鉴面对生活学习等问题,进而充分发挥美术课堂在高中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美术课堂在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化教育。所以教师要加强为学生创设良好地美术教学课堂,明确以提高审美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进而充分发挥美术课堂的优势。本文就以浅谈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为基本论题,展开论述。
        二、浅谈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的基本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审美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由于教学目标单一性,使课堂没有丰富的美学色彩,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甚至把一个美术章节反复教,致使学习进度得到限制,美术又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科学性强、艺术思维碰撞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大胆地表达对于美学的理解和感悟,以此来不断使学生的审美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增加自己所学的美学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美学知识积累,才能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见鉴赏美、体验美、感知美,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使课堂美术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时,教师通过结合基本教材所学,给学生在鉴赏许多艺术作品的同时以审美作为主要要求,比如教师设置相关问题:“1、审美是美术鉴赏?2、大家对于艺术审美的理解是什么?3、鉴赏一般的过程是审美?4、鉴赏的意义有哪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审美的看待眼光。其次教师结合举例来给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指导,比如:“1、《蒙娜丽莎》作品中,作者通过描绘女主端庄典雅的形象,使大家来体会她一瞬间微笑的动作心理,进而进行不同角度的鉴赏。2、在《故宫》作品中,作者通过绘画全景来给人们呈现视觉盛宴,不仅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术,还使人们的视觉得到极大震撼。”等等一系列艺术作品的展示来给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的同时还培养了丰富的审美理念。



        (二)结合情景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情景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地美术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美学探究,而美术课堂中许多美术作品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体现的,而且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亲临博物馆进行参观,进而提高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历史美学的观念,从而丰富自己审美的世界,在美术课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现代教学课堂中,许多美学作品是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多角度总结分析的,教师结合这一角度进行升级完善自己的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审美探索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高中美术教师在上《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化馆学习,进而具体为学生进行解读课本知识,比如在进行鉴赏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我进行鉴赏,或者小组进行探究探讨,从而加强对于历史雕塑作品的审美。再比如教师在上《凝固的音乐-建筑》一课时,可以结合课件进行相应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展示,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建筑类音乐,寻找古今中外建筑特色的图画给学生进行美学鉴赏,可以进行提问:“1、大家觉得此画的建筑特点是什么?2、建筑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3、大家知道建筑上图案的意思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情景式教学,为学生营造学习美学的氛围,进而确保以提高学生审美的课堂顺利进行开展。
        (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激发锻炼艺术思维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们对于动手实践的课堂普遍感兴趣,而美术课堂也是一门自主创作结合实践的课堂,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结合基本课程所学激发对艺术创造的灵感,使审美学习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进而促进学生与自己作品中的情感交流,教师在学生自主创作过程中积极进行专业化指导,使学生把美术课堂视为一堂有趣生动的游戏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极好的释压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创作不断提高审美角度,积极探索优秀的美学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学习优秀作品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中审美能力,而且不同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有所不同,学生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可以激发艺术思维的碰撞,把不同美学理念进行丰富总结,进而扩大美学涉猎范围,提高对于美术鉴赏的能力。
        比如高中美术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中国美术山水画鉴赏时,首先以基本作品鉴赏为基础,再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最后要求学生自主创作一幅山水画,如果画的较好的同学就可以得到相应奖励,比如小李同学在画的过程中,首先以以绘画主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学习山水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来进行相应创作,在小组进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把专业知识总结运用到创作中,比如:1、描绘山水画的同时要注意虚实结合。2、要注意构图思路,结合题材和主题思想进行创作。3、绘画中的笔法有不同的运笔痕迹。”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度化创作,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内心的作品呈现出来。再比如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之间自由创作大比拼,比如教师切入一个主题要求各小组在课堂上创作一幅画,或者要求小组自由发挥各种主题的绘画,通过这两种形式来增强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在小组之间自由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美学鉴赏的思维碰撞,进而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激发锻炼艺术思维、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审美、结合情景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等策略,组织开展各类教学计划,从而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宁华. 在美术教学中提升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尝试[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 000(003):94-95.
[2] 吴艳娟.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6):209-209.
[3] 董理.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8):P.1-1.
[4] 唐建美.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新丝路:中旬, 2019, 000(01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