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刘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刘春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511028198809****24   刘春     641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积极参与、自我发展需求与自主学习出发来创新自主学习课堂,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想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注意让学生将自己看作学习中的主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当下的数学学习还是以后的其他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充分地使用课堂上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课堂上的主要“位置”更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学生预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指导,针对一些难题进行解答,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避免以往枯燥的、讲授式的教学.
        一、设计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做好课堂教学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广大数学教师应重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保证数学课堂具备相应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举例子、做游戏等趣味性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前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由课堂下的时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的学习空间中来,提升学生的数学专注程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从数学教学中选择一些可以引起学生疑惑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导入方式,切实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数学内容产生思考,比如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天气预报的开头,在其中为学生展示一天中不同城市的气候温度。比如三亚是20摄氏度,南京是0摄氏度,哈尔滨是零下20摄氏度。根据这一方式,做好课堂教学导入,让学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该怎么样来区分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呢?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关于负数的知识,带领学生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二、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乐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将其引入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励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如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打折销售”这部分内容时,有位教师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每逢过节,我们都会看到各超市纷纷降价销售商品的情景,这样降价搞促销,还能赚到钱吗?针对某一件商品,两家超市都在搞促销,但推出的打折方式不同,你会选择到哪家超市买这件商品,为什么?”(同学们纷纷议论,作思考状。)“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超市购物,体会别样的购物感受,让我们一起学习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的问题,大家准备好了吗?”就这样,教师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引进课堂,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此紧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动手、乐于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落实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并且十分有效,能够将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落实.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大力倡导运用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建立在充分考虑处于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经验等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学习任务下发给每一个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当中通过与其他学生共同沟通、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下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学会学习数学.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两个两位数除法的算式,然后要求学生通过估算等方式理解其中存在的算理,归纳算法,并在实际合理探究过程中掌握两位数笔算除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否则就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效果.
        四、注重教学训练,对所学知识要善于总结并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还有知识点总结与深层次理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自主课堂创新中将教学训练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体验来引导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具体来说,数学老师应该结合现有学生学习能力、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对应的教学训练任务。如导学案设计时给学生布置预习检测方面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知识与技能性训练,在课后布置一些知识记忆与理解的巩固性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教材的相关知识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主动查阅教材相关材料,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结合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一系列的教学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去自主反思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与主人公意识。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全面客观、及时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训练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水平。
        五、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如果教师要从真正意义上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就应该注意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风气,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声音,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每节课都应该注意留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产生一些质疑,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总结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将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教学“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方式将乘法口诀记住.在这之后,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问几个为什么以及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当乘负数时怎样算、乘小数点后的数是怎样算的等,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更多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智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出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燕.基于“互联网+”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尝试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48-49.
[2]马玉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4):113-114.
[3]卓玛草.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0(48):96.
[4]魏丽莉.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8):199.
[5]赵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智慧,2020(33):127-128.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