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李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李健
[导读] 在这一阶段,除了要对数学概念、公式、理论教学等进行科学规划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关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指导学生,从而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河口镇中心小学校  李健  王燕  627450

摘要:在这一阶段,除了要对数学概念、公式、理论教学等进行科学规划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关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指导学生,从而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调整传统的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切入点,适时引入教学思想和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另外,还需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整合形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探索,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
        1.挖掘教学资源,渗透数学化归思想
        归化思维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有效地转化、演绎,使某些复杂的知识或问题变得简单、熟悉、已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并能充分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有关的学习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把握归位思维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掌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将一些陌生的数学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层层归位,逐级递进,进行推论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尺度,利用一些存在于学生生活环境和场景中的资源,有效地转化出具有一定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与经验进行学习。这既能给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又能使学生掌握归化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2.构建教学情境,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但他们自身的形象思维却非常活跃,本身对一些直观生动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系统地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将一些简单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动画、录像,利用直观的图象全面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再将信息化的教学元素有效地整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数形结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论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分析、探索、思考,以便使学生养成更好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意识。



        举例来说,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 PPT课件将梯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利用圆锥、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对比,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深的认识。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起起居室的场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和立体图,并说一说自己,打分的标准和依据,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与空间的关系,然后,老师再利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为学生建立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对长方体的构成、面、顶点等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
        3.开展合作探究,渗透归纳思想方法
        概括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查缺补漏,但多数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比较有限,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自我思考和总结,往往难以对相关内容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在数学思维方法中引入合作探究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个性、互补性的需要,将4-8名学生分成一组,由小组长进行巩固、总结任务的划分,动员每一组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与归纳,可以先引导他们对某些特殊的、个别的、简单的知识进行归纳,再借助小组其他成员的力量,推导出他们的特点与规律,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与总结,不断地进行学习反思与探究,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将他们有效地运用到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并通过反复的练习与探索,掌握解题规律与重要方法。
        结束语
        作为数学学习的精华,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素养的关键,总之,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维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通过不断的探索,掌握思维方法与学生学习、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明确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成功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案例和经验,并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现状,创造性地加以借鉴和引用,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交互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从而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全面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红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韩增侠.刍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6,327:322-323.
[3]刘纲.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纺路小学刘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N].淮北日报,2020-05-07(008).
[5]蒋志明.浅谈“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2):120-121.
[6]王建强.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思考[J].学周刊,2020(1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