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听障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 阚琳瑶
[导读] 语文在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对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有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对学习环境不满意、生理缺陷导致语文学习困难等情况。

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  阚琳瑶  625000

【摘要】语文在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对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有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对学习环境不满意、生理缺陷导致语文学习困难等情况。笔者针对出现的情况给出对应的策略,希望能对目前国内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 听障学生 语文 学习现状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在教学时存在许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遗忘速度快、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等,而语文科目是教学的重点科目,在对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进行研究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态度消极
       小学听障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语文是有用的,但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听障学生却极少,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缺陷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的,更多听障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学需要。听障学生缺少使用语文的机会,也是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态度消极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习主动性不强
        小学听障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也不会主动向教师求助。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认真复习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畅通,但是小学听障学生普遍缺少这些习惯,除了在课堂上,学生很少会花时间在语文学习上。
        3、对学习环境不满意
        听障学生不满意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呆板,教学与实践脱离,他们希望教师可以增加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同时,听障学生也希望教师可以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够有机会去课堂外来进行语文的教学,使语文学习更加有趣味性。
        4、听力障碍增加了语文学习的难度
        不能听、不能说也大大增加了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难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需要的就是听、说、读、写,然而对听障学生来说,他们不能清晰读出一个字词,拼音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他们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一个字词是如何组成的,只能通过看和写来进行语文学习。这样不仅学习起来难度增大,听障学生也无法直接的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书面语、手语的转换也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困难。
        那么,如何改善小学听障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呢?
        1、提高学习积极性
        根据对听障学生的观察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精神,常常睡觉,不愿听老师讲课,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学习语文,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语文对自己的生活有何作用,再加上学习起来困难,他们就更不愿意学习语文。一直以来,中国听障学生的语言世界中就只有中国手语这种语言,他们已经习惯在无声世界中,通过这手势语言进行交流,而语文的出现,书面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交流的难度。



        2、增强学习主动性
        听障学生遇到问题不敢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听障学生多提问,学会通过老师的帮助解决问题,在听障学生确实不愿意向老师提问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听障学生们在内部解决,向其他同学求助,鼓励听障学生之间多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团结有爱。听障学生可以制定属于自己并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习惯,同时可以在课后阅读一些名著或小短文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3、解决学习现实难题
        现在的语文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跳出传统教育模式,教室里面的许多教学设备使用率较低,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摆设,教师只是单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此外,老师认为多媒体使用繁复和过于形式化,直接弃用。殊不知,在教学中,多样化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课本内容单一枯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其注意力。听障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多是在课堂上,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是让听障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习的课堂更有趣味性呢?多用图片、动作、课件、实物以及视频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增加听障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听障学生带出教室,带进自然,也是一种方式。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语文不再只是课堂上的手势和黑板上的粉笔字,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在老师和学生都放松的状态下来进行知识的教学,或许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4、打破生理缺陷
        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不能听和不能说是他们语文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但是这一困难并不是无法解决。助听器无疑是听障学生的一大福音,一些听力障碍的听障学生可以通过去医院检查,然后佩戴适合自己的助听器的方式来听到外界的声音,这样一来,他们就和普通听障学生一样,能够听到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语文课程中的听不再只是摆设。在解决了一部分听障学生的听觉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说”这一方面的训练。有一句话叫做“十聋九哑”,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听觉的障碍让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缺陷,而对于佩戴了助听器,能够听到声音的一部分听障学生来说,语言方面也有了突破口。
        对听障学生来说,他们自身是希望学好每一门科目的,但是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性,也就导致了听障学生在这一门科目上产生了倦怠,成绩也提不上去。要想改善小学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不只是需要听障学生的兴趣,更需要老师的帮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是让听障学生更好的投入的关键。不管是因为考学的需要还是个人的兴趣去学习语文,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兴趣固然重要,但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也是不可缺失的。
参考文献:
[1]李维斯.浅议听障学生的语言积累[J] . 现代特殊教育,2012,Z1 :94-95.
[2]陈海苑.改进语文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 .科技信息,2009, 10: 116.
[3]马艳云.教师态度对视听觉障碍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5,(2):22-26. 
[4]杨晓丽.探析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听障儿童的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64.
[5]姚小珍,张静.提升智障儿童语文教学效果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2:100-103.
[6]陈海苑. 改进语文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 .科技信息,2009, 10: 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