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何玖玲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 何玖玲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也进入了新的时代,目前的教育界出现了更多不同种类的教学方式。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一小学校  何玖玲  63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也进入了新的时代,目前的教育界出现了更多不同种类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被许多教师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语感、读懂文章等的同时,也要学会融会贯通,结合现实生活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时就非常能够体现信息化的重要性。文章主要探究为何将信息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如何将信息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  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就需要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利用信息技术先进设备和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多层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1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实际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小学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小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属于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而且其所涵盖的知识点也较为复杂,单纯依靠教材中的内容难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更快速地查找到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够制作出更加丰富的教学设计。另外,教师也不需要耽误几天的时间到外地进行进阶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线上平台即可实现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目标,使得自身的教学质量大大提升。除此以外,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学习中,也可以使得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比如,有很多教材中的故事都有图片、影像资源,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下载下来,然后通过多媒体将其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学习中,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以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快地吸收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自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吸收,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1]。
        2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教师教学导入
        课前预习需要教师们的教学导入,在课堂开展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较大程度地优化了教师的预习工作。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开展预习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预习教学。也可以通过线上通讯工具监督学生的预习工作,让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地去学习。在此基础上,也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家长的信息传递,得知学生即时的学习状态,为教师备课工作提供了基础,在课堂上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讲解。
        2.2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工作的开展不但要有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应当提前阅读课文,标出段落,标出课文结构,方便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当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这时候,就体现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课本,而课本能够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预习课本知识,就需要课外读物的辅助。学一课就买许多课外读物是不现实的,这时就要借助网络工具了。当今网络的发达程度很大程度地拓宽了学生了解知识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和问题,结合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搜集并且进行自主整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结合多媒体,加深课堂理解
        信息化技术被频繁用于课堂中的还少不了多媒体的运用。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已经基本抛弃了原始板书,采用课件形式的教学模式。并且,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听觉、视觉方面有更多的感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在文章中识生字,还要会读出生字的正确读音。这时,教师就可以用到多媒体中的语音功能,让学生能够用耳朵记住所学生字的读音。并且,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画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字和文章可以给读者感受到美,如果想象力不够好,也许就无法完全地感受文字的美好之处。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文章中所表现的美,增加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2]。
        2.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它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一系列信息化技术,将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书本知识。如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把书本上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信息技术能够把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进行有效结合,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技术创新教学形式,让书本上“死”的知识在屏幕上“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2.5多与学生互动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邀请学生一起制作微课视频,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微课视频有助于学生回忆书本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创新课堂形式时,教师应注意教学形式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开展评议会等活动,评价学生制作的微课内容,学生也可以针对视频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改进,使今后的微课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师生通过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发现彼此在教学中所需的东西,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课堂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6依托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的过程并不只是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脱离了对老师依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开展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讲解,并通过合作来解决一些难题。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面对一些阻碍,学生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克服[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创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对扩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特点,合理应用科学技术,使传统课堂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变。信息化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能不断探究新颖、高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倡导小学合作学习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5]。
参考文献:
[1]卢凤伦.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45):24-26.
[2]樊雪萍.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109-110.
[3]吴中怡.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1(15):9-10.
[4]成秀丽.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5):277-278.
[5]乔丹.基于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13):105-10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