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乐"体操教学策略在幼儿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洪思思
[导读] 在幼儿体操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等,针对性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认知,引导他们在体操锻炼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洪思思

摘要:在幼儿体操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等,针对性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认知,引导他们在体操锻炼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围绕快乐体操教学策略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阐释了幼儿体操教学中加强快乐体操教学策略运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在幼儿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有效应用快乐体操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体操教学;快乐体操;意义;问题;措施
        在幼儿教育阶段,融入体操教学,结合国家快乐体操的体操发展新理念,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打造快乐体操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主动性,并引导他们主动开展体操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培育他们的终身锻炼意识。当前在幼儿体操教学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的问题,比如相关的教学理念比较守旧,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等,这些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的能动性,也难以提升幼儿体操教学成效。通过引入快乐体操教学方式,以更加充满趣味性和色彩的方式来开展体操教学,有助于培育幼儿的参与兴趣,并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增强体质,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感悟。加强幼儿体操教学中快乐体操教学策略应用的意义与对策探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1.幼儿体操教学中融入快乐体操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
        在幼儿体操教学中通过引入快乐体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结合体操课程教学的目标,从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视角进一步活化教学模式,调动幼儿参与体操锻炼的积极性,以此提升体操教学效率。同时全面融入快乐体操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将体能训练和游戏、舞蹈、音乐等充分结合起来,营造更加活泼趣味的体操锻炼氛围,可以让幼儿在娱乐的氛围中更好地增强智力和体质,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2.幼儿体操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幼儿体操教学方面,围绕快乐体操教学理念,教师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目前来看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阶段针对快乐体操等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幼儿体操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探究,教师主动性不足,教师自身在体操教学等方面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认识到快乐体操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也没有从优化教学模式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多元化的快乐体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也不利于提高体操教学成效。
        3.幼儿体操教学中如何应用快乐体操教学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体操教学成效,更好地融入快乐体操教学策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研究。



        3.1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
        快乐体操教学策略的应用,需要教师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快乐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学校要引导幼儿教师结合《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等方面的理论,全面加强系统的学习,提高幼儿教师探究快乐体操教学模式的主动性,加强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不断进行调查研究、教学研讨等,围绕小、中、大不同年级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形成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加强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入,从而更好地为幼儿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体操教学机制,推动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开展。
        3.2创新教学形式
        快乐体操教学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操训练,加强体操技能提升和体操素养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的兴趣,结合他们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体操教学的内容要求,探究多元化的快乐体操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围绕体操教学的内容,在动作要领的把握方面融入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训练氛围,通过设定游戏规则和比赛项目的方式,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主动性来参与体操训练,更好地感受体操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幼儿自身的情况,划分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激励他们不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心素质。快乐体操教学模式的宗旨,是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此让他们在锻炼中收获更多的感悟。教师还可以将体操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融入歌曲、舞蹈等方式,丰富教学情境,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3加强快乐体操教学模式的评估,培育学生终身意识
        幼儿教师在快乐体操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开展的教学情况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积极性、体操技能提升等多方面来进行观察和评估,以此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机制。教师还应当从培养幼儿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视角,引导幼儿到生活中,结合所学的体操知识和技能,加强生活化应用,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广场舞比赛、特色幼儿竞技活动等,更好地让幼儿普及和推广快乐体操,为他们的一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快乐体操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来进行针对性探索和创新设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幼儿体操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常亚伟.浅谈农村初中体操教学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36):83
[2]陈永青.我国“快乐体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当代体育科技.2019(2):96-97
[3]李春光.跨界融合视域下我国“快乐体操”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