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张燕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张燕
[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能够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有趣。

张燕  身份证号:511002199105****25   邮编:641000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能够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起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小学语文学习。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新型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始终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因此,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语文阅读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成为小学语文老师所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如果学生能对语文有兴趣,那么,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没有问题。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现代化的电教媒体表现力强的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的兴趣转化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乐中学,并且学中有收获。比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学生并没有去过颐和园,所以对颐和园并不熟悉,大脑中没有什么印象,如果仅仅观看课本上的图片并没有给学生更强的印象,于是对学生说:“大家没有去过颐和园,但是老师去过,现在我要带领大家饱览园中美景,大家随我一起来吧!”学生带着期盼,又带着好奇心答应了老师的邀请,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老师在多媒体上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学生一下子进入到颐和园那美丽的情境之中,加上音乐的渲染,让整个颐和园美不胜收。
        2、情境再现,生动理解
        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授课效果的提升,固有的授课模式较为僵化,以教师的知识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授课效果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授课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氛围的活跃度。对此,教师在教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创设一定的授课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内容更具体,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课堂参与度,掌握学习方法,提升阅读的质量。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观潮》为例,在依托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观潮的景象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使其对观潮的景象有更直观的了解,人山人海、波涛汹涌等,从而将学生带入观潮的情境之中,仿佛置身于观潮的队伍之中,使其在对课文进行阅读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增强阅读体验,对课文中描述的情境以及所抒发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体会,使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
        3、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搜寻大量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合理应用网络资源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充和延伸,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丰富,保障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长城》一课教学时,为了对学生视野进行有效拓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长城的相关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从历史层面和人文层面分析长城的发展,保证学生具有更高的民族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长城具有的历史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其他文化瑰宝,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具有更为深刻的体会,继而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微信、QQ等平台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对其教学水平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的整合,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阅读教学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有着一定的社会化的特点。学生在进行这部分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困难不大,但是教材当中依然还有一部分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距离比较远,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金字塔》这一课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对于金字塔的特点、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建筑背景等内容了解得不多,而且金字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查阅与金字塔相关的知识和材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与金字塔相关的知识,把距离学生遥远的建筑物的特点通过简短的视频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还能够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新的知识。再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时候,文章当中讲解了关于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当地的物产等内容,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流露出来对于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情感也非常饱满,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去过小兴安岭,没有直观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照着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很难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既要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理念,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价值和终身阅读的习惯,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们虽然读了很多文章,但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表达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重视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转换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比如说,当我们学完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对学生进行一些重点词汇和重点语句的加强记忆,让学生们结合动画视频的方式,积极的记住一些词语和语言,并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们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让同学们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深入记忆,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生动形象的语文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党志香.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01-202.
[2]郭新珠.“三优四策”有信息,小学语文得佳绩——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177-178.
[3]赵尚慧.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J].新课程,2020(48):125.
[4]戎菊霞.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J].学周刊,2020(30):39-40.
[5]赵许翠.依靠教育信息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J].语文天地,2017(03):96.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