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花炮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陈一文
[导读] 抢花炮运动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陈一文  重庆  408400

摘要:抢花炮运动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抢花炮运动是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对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对加强小学体育教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小学校园文化内涵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抢花炮运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抢花炮运动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运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将抢花炮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举措可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本文将围绕抢花炮运动的概念、特点、起源和基本运动形式,结合抢花炮运动的教学现状展开探析,并就如何改进小学抢花炮运动教学提出改进策略。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抢花炮运动是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在我国深受侗族、壮族、侗老等少数民族的欢迎,也被列入我国的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抢花炮运动既不限制参与人数也不分参与队数。贯穿整个比赛环节始终的只有三声炮声,三枪炮声结束就意味着比赛结束。每次炮声响起参赛人员都必须竭尽全力去抢炮。在比赛场地方面,抢花炮运动也做一定的限制,比赛场地可以是山区也可以是河边。这就要求参赛者身体素质好、体质强、耐力好、反应灵敏,拥有着较高的体育竞技精神。三枪过后,如果抢花炮拥有了一个固定的得主,那么就可以宣布这个人获得胜利和比赛结束。在某些方面来看,抢花炮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抢花炮运动
        (一)抢花炮运动的起源
        抢花炮运动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经常在“二月二”、“三月三”等农历节日举行。抢花炮运动在我国广受广西壮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欢迎与喜爱。它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从广西侗族自治县的编年史中可以得知,抢花炮运动是三江古城的庙宇政治活动之一。大多数抢花炮运动在寺庙里举行。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他们有一个独特的仪式,首先他们必须将神的雕像和菩萨带到街上游行,参加者们在抢花炮运动开始前必须祭祀神灵,祈求得到佛祖庇护的加持;抢花炮比赛结束之后还有“演戏”和“赛芦笙”的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逐渐加深,作为一项卓越的传统运动,抢花炮运动也开始从壮、侗、仡佬等民族聚居地开始向全国传播。
        (二)抢花炮运动的特点
        1.复杂程度高
        抢花炮运动是一个讲求智力和体力并重、思想行为统一的集体联合对抗项目。这反映了抢花炮运动复杂性的特征。抢花炮运动要求运动员在运动中必须具备适应性的战术智慧和优秀的体能。智力可以为运动员参加比赛提供智力支持,优秀的身体素质则可以为运动员参与比赛提供硬件支持,这两者都是运动员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2. 暴力冲突性
        抢花炮运动需要运动员动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去有意识地防范和突破对手。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参与抢花炮运动的运动员都选择了比较结实、高大和灵活的男性青壮年。比赛赛制使得参赛者有着频繁的身体接触,出于对胜利的渴望也让抢花炮运动的对抗变得更加激烈,使比赛充满了激烈的力量和防守。
        3.集体性
        抢花炮运动是一项集体活动,其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除了具备合格的个人技能外,运动员还必须与团队成员进行巧妙而又充满默契的合作。根据比赛赛制的要求,如果队员在抢花炮比赛中出现配合不当的现象,将会失去一次进攻的机会,直接使本队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因此参赛队伍内部之间必须发挥集体的作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齐心协力才能达到击败对手的目标。
        (三)抢花炮运动对抗的基本形式
        1. 双方都无炮的争炮对抗
        双方都无炮的争炮对抗主要发生在射击炮声的过程中。炮声一响,花炮就被抛向空中,两个阵地的参赛队伍开始争夺火炮的控制权,为首发赢得较好的位置。双方都无炮的争炮对抗要求运动员必须对花炮的落地位置和方向有明确的估计和把握,清楚花炮的降落位置和方向,这样才能抓住机会抢占一个较好的位置。



        2.一方有炮进行的对抗
        手持花炮的参赛运动员面对敌方队友的拦截和阻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名队员面对多名队员阻截拦夺的情况,使比赛过程中碰撞场景变得更加激烈。
        3.所有无炮队员进行的争炮对抗
        所有无炮队员进行的争炮对抗是除了持花炮外的所有队员之间为保卫和阻止争夺花炮而进行的战斗。争夺的结果可能使没有花炮的一方有花炮,有花炮的一方没有花炮,使双方战况发生逆转或保持现状。手持花炮的一方主要采用群体防御方式,无花炮的一方则采用隐蔽攻击方式。
        三、抢花炮运动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竞赛体系
        关于抢花炮运动的书籍、资料和文件只停留在一些指导性和纲领性的文件,对比赛制度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阐述,对烟花运动的实际发展没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使得抢花炮变成一个随心所欲、“想搞就搞、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运动。完善的竞赛体系是比赛公平、公正的保证,没有完善的竞赛体系就谈不上什么公平。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课程没有明确规定抢花炮运动的总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课堂目标,就无法顺利有效地开始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抢花炮运动在小学课堂上的发展进程。
        (三)缺乏正确的战术指导
        教师在展开抢花炮运动教学时,由于没有教学大纲的指导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抢花炮运动进行研究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对比赛制度、战术等方面没有做一个细致全面的了解,仅仅依靠平时的教学经验来展开教学。在抢花炮运动展开过程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战术指导,无法完整的还原抢花炮运动的原始魅力,更有可能使学生在比赛中出现违规和不安全事故。
        四、改进策略
        (一)打造完善的竞赛体系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抢花炮运动竞赛制度,为小学抢花炮的竞赛提供制度支持,利用完善的竞赛体系来促进小学抢花炮运动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二)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开展抢花炮运动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研究,向其他优秀实践者学习先进的具有实践价值的课堂成果和教学经验,促进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抢花炮运动教学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竞争与感恩相结合,敌与娱相结合,让小学生在抢花炮运动中既能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又能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将小学体育与抢花炮运动有机结合
        将抢花炮运动与小学体育课程相结合,把握好体育课上讲授与实践抢花炮运动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展现抢花炮运动的独特魅力,更大层次的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四)建设相关教材
        小学体育教材建设除了加大对抢花炮运动的普及力度,提升抢花炮运动的知名度,还应该适应和丰富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其他一些传统的、流行的体育项目,加强小学体育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营造出一个贴近生活的的学习课堂。
        五、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抢花炮运动具有很高的体育教学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将抢花炮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活动可以极大的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的内涵。让小学生通过上课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精彩纷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这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柏林,吴湘军.武陵山片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构建研究——以湘西侗族抢花炮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2):34-35.
[2]周会兰,广西抢花炮项目发展的SWTO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王有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1):87-88.
[4]唐永江,浅谈学校开展民族体育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9,9(8):178-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